单 位 | 申报人 | 获奖成果名称 | 届 数 | 年 度 | 奖励等级 |
哲学学院 | 毛勒堂 | 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经济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著作类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夏正江 | 我们的教育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吗?(上/下)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俞可 | 洪堡2010,何去何从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范为桥等 | 兼顾文化共通性与特殊性的人格研究:CPAI及其跨文化应用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王沛等 | 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影响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谢晋影视 | 翁敏华 | 中日古典戏剧形态比较——以昆曲与能乐为主要对象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张谊生 | 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王双成 | 玛多藏语的声调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唐力行 | 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1923-1953) | 第十一届 | 2012年 | 论文类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施晔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类二等奖 |
人文学院 | 徐时仪 |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类二等奖 |
人文学院 | 宋莉华 | 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类二等奖 |
教育学院 | 张民选等 | 大学的收益:留学生教育中的经济学意义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类二等奖 |
人文学院 | 周春生 | 马基雅维里——思想研究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尹玲玲 | 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杨剑龙 | 论语派的文化情致与小品文创作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高湘萍等 |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顾海根等 |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研究 | 第十届 | 2010年 | 著作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钱杭 | 宗族建构过程中的血缘与世系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三等奖 |
美术学院 | 范景中 | 书籍之为艺术——赵孟頫的藏书与《汲黯传》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三等奖 |
音乐学院 | 刘正国 | 论当代辞书史著对“龠”的错误定说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三等奖 |
对外汉语 | 齐沪扬 | 助动词“能、能够”对否定词的不对称选择和有标记选择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张谊生 | “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三等奖 |
教育学院 | 常欣等 | 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初探:以主动句为例 | 第十届 | 2010年 | 论文三等奖 |
人文学院 | 唐力行等 | 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 | 第九届 | 2008年 | 著作类一等奖 |
教育学院 | 岑国桢 | 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究 | 第九届 | 2008年 | 著作类一等奖 |
音乐学院 | 刘正国 | 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 | 第九届 | 2008年 | 论文类一等奖 |
人文学院 | 潘悟云 | 上古汉语的韵尾*-l与*-r | 第九届 | 2008年 | 论文类一等奖 |
人文学院 | 孙逊 |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 | 第九届 | 2008年 | 论文类一等奖 |
人文学院 | 陈丽菲 | 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 | 第九届 | 2008年 | 著作类二等奖 |
人文学院 | 戴建国 | 宋代籍帐制度探析——以户口统计为中心 | 第九届 | 2008年 | 论文类二等奖 |
人文学院 | 李丹 | 胡适:汉英诗互译、英语诗与白话诗的写作 | 第九届 | 2008年 | 论文类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