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10-28  作者:    浏览次数: 10  

上海师范大学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上海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重要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一心、奋发进取,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 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二级学院党委会“政治把关”专项计划,落实二级学院党委会议事决策事项清单和政治把关事项清单。

全覆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3次集中学习和6次专题学习研讨,453个党支部开展4次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承担教育部师生党员基本培训全覆盖试点工作。

胜利召开第八次党代会,全面总结经验,科学谋划未来。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施“深融计划”。新增2个全国样板党支部培育单位、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团队。发挥教卫系统党务工作队伍研修基地功能,承办新任组织员培训班和组织员高级研修班2期。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细做实阵地管理,常态化排摸风险。强化舆情监测预警,制定舆情应对处置联席会议制度,编发六期《网络舆情简报》。加强队伍建设,开展专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全力配合市委巡视,切实抓好巡视整改,细化任务、明确举措,确保真改实改。强化“四责协同”机制,清单式知责明责,精细化履责督责。深化运用“一账三看六清单”制度,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整治,纵深推进“净风行动”。完成上一届党委巡察全闭环,科学制定巡察工作规划,开展八届党委首轮巡察。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着力开创统战群团工作新局面。获2023年度市教卫工作党委统一站线调查研究优秀组织奖。顺利完成工会、妇委会换届。深化校院两级学生会改革,1个项目入选团中央本科院校学生会精品项目。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建设和关怀帮扶,离退休工作部(处)荣获2021-2023年度上海市高校系统退管工作示范单位。

  1. 锚定方向,担当作为,服务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

服务上海教育发展,承办上海高校新教师培训、新任辅导员培训、上海市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测等重大项目。举办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全面展示上海教育改革实践最新成果。爱心学校传承接力,为首次开办的上海市小学生爱心寒托班精心设计“开班第一课”,并完成师资培训。深化与嘉定、青浦、奉贤等地区的合作办学,全力支撑“五大新城”基础教育。两个附属学校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服务上海文化品牌建设,4个项目入选“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师大的足迹”主题宣传等活动。

助推中西部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三批援疆团队启程接力,深度参与“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落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拓展沪黔、沪蓉、沪滇、沪琼教育合作内涵。促进沪港教育融合发展,承办香港教师内地学习项目。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工作案例入选《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对接国家老年教育战略,老年大学获评“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

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通过验收并入选新一批上海市重点智库,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再次入选上海市高校一类智库。市教卫工作党委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落户师大。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承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会议、中小学校长国际研讨会、第四届全球教师发展论坛等。共享中国智慧和上海经验,开展“一带一路”国家、非洲、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培训。项目入选2023年上海市“中华文化走出去”专项扶持资金项目、中非高等教育合作优秀案例,获评上海市“银鸽奖”。

  1. 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隆重庆祝建校70周年,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大会并调研,全校师生倍感振奋。推进“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启动学校“十五五”规划前期调研,两项课题获上海市“十五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立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案例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学校在2024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综合评价排名第一,重点任务排名第二。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入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支持计划。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开设6门专论课和1门个论课。多方联动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案例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典型案例。科创育人成果丰硕,在第十九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中获突破、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中获二等奖。以美育人,在全国第七届大艺展中获一等奖3项和优秀组织奖。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力,获评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优秀风采”奖、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工作案例入选市教卫工作党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入选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国情教育基地(培育)建设单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青教赛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能手”“申教名匠”“贤城工匠”等各类殊荣。

优化专业布局,主动对接“三大先导产业”,积极申报“生物制药”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专业。调整招生结构,理工科扩招300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卓越师范生培养三年行动方案,启动国内首个应用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教师教育大模型。顺利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专家一致好评。教材、课程建设成果涌现,1本教材入选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市属唯一高校),19门课程获批市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课程获批市级重点课程,其中AI+、实验实训实践类课程立项数上海高校第一。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增3门慕课课程,入选上海市第一批AI赋能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高校。获批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提升内部治理水平,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合法审查办公室。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全年在建面积11.4万余平,修缮面积8万余平,获评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优质结构证书。图书馆焕新开馆,再次获评5星级图书馆,顺利通过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后勤服务标准化、数字化建设深入推进,学校成为首个NFC食品安全电子巡检系统应用高校,徐汇饮食中心获评徐汇区“食品安全先进单位”,幼儿园获评“上海市安全文明园”。校史馆重张开放,博物馆入选上海市文化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基地。扎实推进保密工作,稳慎做好信访工作,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有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新成立3个地区校友会。校基金会再次获评“5A级社会组织”。

  1. 汇智聚力、攻坚克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服务能级

高水平大学建设再添佳绩获批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自主设置3个二级学科、1个领域。推进9个上海市培优培育项目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成立艺术学部。科研实力持续提升,批上海市亚毫米波天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首批上海市应急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国家社科基金立项56项(重大5项),其中教育学重大项目获批2项,全国高校排名并列第一;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50项,牵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参与12项。5项成果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并首次荣获一等奖。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成果入选2024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文摘月刊改版顺利完成。

多措并举赋能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58%获评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以赛促就、以赛赋能,承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课程教学赛道总决赛,获特别贡献奖、银奖。

坚持开放办学,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中文教育工作,承办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项目。学校成功入选“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和“中非大学联盟”,顺利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

  1. 厚植沃土、引育并重,服务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年引进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获批国家级人才4人,省部级人才32人。博士后工作扎实有效,1人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批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项目26项。优化创新团队过程管理,新增4支创新团队。10人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同比涨幅近50%

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完善1+“N”职称评聘体系和分类评价制度。深化全生命周期成长助力工程,赋能教师成长成才。精心做好绩效管理、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让人才后顾无忧、大展所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全面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的开局之年,学校将坚定信心、奋勇争先,以高质量办学成效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

6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5206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