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化节能校园建设,在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节能技改、加大节能宣传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树立节能环保新风尚。
一、能源消费计量、监测和统计情况
1、用能计量情况、监测情况
学校建设并完善校园能耗监测体系,对校园能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分析,针对校园能源消耗和师生学习工作需求,建立涵盖节约用电、用水、用气以及倡导绿色出行等全方位的校园能源管理工作体系。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教学、科研、基建、后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实现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与动态化,助推学校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2、2024年度用能统计情况
2024年度上海师范大学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力、自来水、天然气、汽油、柴油,其中电力是校园建筑和设备用能的主要能源来源;天然气用于学校食堂餐饮、公共浴室等;汽柴油用于学校公务用车等;水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等。各能源消费实物量:电力54259000度、水2700291吨、天然气1079750方、柴油46044.85升、汽油9310.87升。
二、节能工作开展情况
1、年度节能目标制定情况
2024年,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创建与学校常规工作相结合,强化统筹设计,从制度、组织、宣传、人员、经费、设施等多方面综合推进此项工作,凝聚师生共建绿色文明校园合力,助推生态文明校园创建。
2、实施方案具体落实情况
(1)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效落实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成本控制机制,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部门的节能降耗工作,明确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坚持定岗、定责、定人,强化单位、岗位和个人的节能责任。完善水电等管理制度及能源计量管理规定,加强能源资源的计量,定期公示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加强水电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强化相关工作人员节能知识与技术培训,明确责任,加强考核。
(2)加大节能宣传
支持和引导师生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绿色生活主题宣传,如生态环保节、节能宣传周、植树节等活动。2024年5月,在奉贤校区举办了2024年上海“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贤城你我,节水同行”节水文明进高校系列活动,学校就高校节水工作进行了分享,学生青年代表宣读了“节水倡议”,营造了全民节水、共建绿色家园的良好氛围。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生教育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在各年级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支持学生参与课外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造,支持学生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实践活动相结合。
(3)实施节能技改
学校深化节能技术改造,持续提升校园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能效公示、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等可再生能源,新增新能源车充电桩,倡导节能环保理念。引导校园新建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运行。规范开展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学校奖补”专项建设,根据计划安排,分步实施徐汇校区智慧路灯改造。用先进路灯智能照明管理系统,对路灯实施统一启闭,多样化调光节能,对路灯实时监控和管理,控制不必要的“全夜灯照明”,有效节约电能消耗。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实现照明节能管理的同时,使路灯智能化监控管理水平及综合性能达到先进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学校将把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培育广大师生的绿色节能、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为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学校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以“绿色文化、绿色环境、绿色行为、绿色管理”为主题的绿色校园创建行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设计,从制度、组织、宣传、人员、经费、设施等多方面综合推进此项工作,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环保理念,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通过相关政策、制度及标准体系的长效机制建设,使校园生态文明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生态文明先进典型积极涌现,以生态文明引领教育风尚。
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通过校园网络、宣传橱窗、学生园区等载体,有针对性、多渠道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开展以“节水节电”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积极组织每年的“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系列活动,让师生参与节水宣传活动之中,普及节水知识,增强节水意识,促进师生用水的科学素养,营造爱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3、学校将加强能耗管理,确保已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实现节能目标,同时制定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节能改造计划,积极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升级项目,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规范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学校奖补”专项建设,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部门的节能降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