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第十四期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发布日期: 2025-10-17  作者:    浏览次数: 15  

人均博士学位,他们是各自学科领域内训练有素的“学霸”;然而,站上大学讲台,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却是他们共同面临的新考卷——这不仅关乎个人职业转型,更关乎上海答好“强国建设、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当前,上海正依据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为“科”服务、为“产”育人的导向。这一变革,推动高校教师评价与发展路径从“唯论文、唯科研”向教学与科研并重、甚至教学为先深刻回归。在此背景下,10月13日在我校音乐厅启动的第十四期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的意义愈发凸显。

上海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柏丹、上海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徐松如、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班导师团队以及来自上海9所高校的182位新教师出席开班动员会。

 

 

上海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徐松如首先祝贺全体新教师开启人生新阶段。他回顾道该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走过十三年历程。学校持续整合人事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及教育学院优质资源,组建专项工作团队,不仅特聘了一批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论等领域的国内知名学者授课,还配备了由多学科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班导师团队,持之以恒地为新教师提供系统、专业、温暖的入职第一课。


面对新教师从“青年学者”到“人民教师”的身份转变,徐松如提出三点期望:第一,胸怀“国之大者”,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大先生”,以中国精神铸就育人底色,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第二,勇于追求卓越,做一名锐意进取的“排头兵”,不仅要学识渊博,更要勇于创新,立志做大学问、求真问题。第三,主动实践应变,做一名担当有为的“奋进者”,不畏变革,不惧挑战,将变革转化为前进的机遇。

在项目解读环节,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徐雄伟对培训方案作了系统介绍。徐雄伟指出,本项目秉持的核心宗旨是助力新教师完成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关键跨越。他特别强调,“教学本身也是一门学术”,大学教师需要用研究学科的同等学术态度和方法来审视、设计和反思教学,让教学成为与学科研究并重的学术事业,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同起飞”。

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期培训遵循四大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所有方案设计与内容安排均围绕182位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展开。专业知识与实践融合:旨在同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视野与专业教学技能。构建探究性社群:通过混合式培训,促进跨学科学员之间、学员与班导师之间形成“同伴互助、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促进终身发展:引入“教学学术”理念,引导教师像研究学科问题一样研究教学,最终指向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

为支撑核心课程落地,徐雄伟重点介绍了全新升级的 “三方联动”多维支持体系:高端专家定向领航:邀请邓传淮、杨德广等顶尖专家,深入解读教育家精神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筑牢新教师的职业根基。班导师全程深耕:12位高级职称班导师,以1:15的小班化模式,深度介入核心课程的工作坊,提供全程化、实操性指导。优秀学长经验传承:组织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全国青教赛获奖选手进行案例分享,精准破解从日常教学到竞赛备赛的实际难题,系统梳理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成长路径。此外,今年课程在保留经典模块基础上,新增AI赋能教学创新、教师自我心理调适与教学竞赛实战复盘三大专题,全面提升新教师的数智素养、心理韧性与竞赛能力。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杨婷老师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分享了其跨越科研与教学的成长心路。从申请国家课题屡战屡败的挫折和痛苦,到“太想中标,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主见与信息过滤”的反思 ,再到备战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过程中“先有主见,再听意见”的觉醒,杨婷生动阐释了“带着自信去求教,合适的收下,不合适的放下”的成长哲学。她鼓励新教师保持主体意识,将科研中的研究意识反哺教学,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互补”,“带着清醒的自信,将眼前的潜力转化为日后的实力”。

上海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柏丹在讲话中强调,上海高教系统正全面推进以“教”为“科”服务、为“产”育人为导向的综合改革。她向新教师提出四点期望:第一,坚守育人初心,担当强国使命: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内涵,自觉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要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改革新趋势,深入研究现代教学规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课堂革命,因材施教,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第三,聚焦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要充分发挥博士阶段所积累的专业优势,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勇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第四,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产业发展: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要敏锐把握行业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教学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开班动员会后,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邓传淮带来题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的首场专题讲座。

邓传淮以24岁开启人生第一份职业——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经历为开场,迅速拉近了和新教师们的距离。

他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邓传淮强调,新教师要深刻领会论述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到“五育并举”,解决好教育的根本问题。他鼓励新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践行 “五个第一”:德才兼备,品行第一;实干为王,质量第一;身心愉悦,健康第一;文稿为要,心态第一;守住底线,安全第一。讲座内容高屋建瓴、贴近实际,获得参训新教师一致好评。

此次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为期三个月,围绕“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的核心目标,设置“专业价值——教学知识——实践智慧——持续发展”四大课程模块,形式涵盖在线点播、网络直播、线下面授、小班工作坊与跨班交流等方式,以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保障培训质量,致力于为上海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供稿、摄影: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5206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