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化工学科产教融合高端论坛暨合作签约仪式在奉贤校区迎宾楼举行。副校长李晔,学校研究生院、科技处、人事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来自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等政府领导,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负责人以及苏州双湖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扬州普立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京淼新材料有限公司、联化新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工程师,化材学院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六十余人参加会议。

科技处处长李辉致欢迎辞。苏州双湖化工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建“有机化工产业研究院”,将在有机原料、精细化学品、功能材料等领域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李晔副校长和苏州双湖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孙育成总工程师签署共建“有机化工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并为产业研究院揭牌。

苏州双湖化工技术有限公司为支持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向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教育基金 200 万元。陈晓虹秘书长代表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

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建“生物降解材料联合实验室”,拟在生物降解材料单体及聚合物开发等领域就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李晔副校长和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王慧总经理签署共建“生物降解材料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并为实验室揭牌。首期合作项目——生物降解材料聚乙醇酸树脂单体乙醇酸和聚酯PGA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张春雷教授和王慧总经理签订项目书。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建“催化材料及专用化学品联合试验室”,拟在载体材料、催化剂及中间体、功能化学品等领域就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孵化及产业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副校长李晔和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傅祺总工程师签署共建“催化材料及专用化学品联合试验室”合作协议。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推进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升级,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鸡西市梨树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师大化材学院分别与扬州普立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鸡西新材料成果孵化基地”,与上海立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鸡西精细化工成果孵化基地”。
学校还聘请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慧和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祥为兼职教授,共同来推进学校产教融合工作。


来自政府、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还有高校各职能部门的代表纷纷发言,对如何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如何通过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等相关议题进行研讨。大家认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晔在总结发言中对于产教融合怎么看和怎么办作了深入解析。他指出,要从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双碳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来认识产教融合的意义。他强调,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打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壁垒,改革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高度契合,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需求。他要求,要做实签约合作项目,真正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能为国家产教融合战略作出贡献。


(供稿、摄影: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