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恢复建制拨乱治校
上海师范学院在经受了10年“文革”及6年并校的严重摧残后,终于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获得新生,迎来了教育的春天,全院教职员工欢欣鼓舞,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复校后的6年间,经过拨乱反正,恢复发展,学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被教育部门领导誉为“生气勃勃,繁荣兴旺”。
第一节 为恢复发展师院群策群力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广大师生员工热烈拥护,拍手称快,全校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声讨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四人帮”及其上海党羽迫害广大干部、群众的罪行罄竹难书,控拆大会声泪俱下,怒不可遏。
在揭批“四人帮”的过程中,教师和干部更加清楚地看到。“四人帮”及其上海党羽策划5校合并的意图,是控制和利用这个阵地,为其实现篡党夺权阴谋服务。5校合并给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后果,它不仅破坏了高师的合理布局,造成了中学师资队伍的严重断层,破坏了教学设施和大量的图书仪器设备,而且打击了广大知识分子和干部的积极性。这种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广大干部和教师从振兴上海教育、培养中学师资出发,抓住“四人帮’垮台、“文革”结束的有利时机,为恢复上海师范学院奔走呼吁。1977年5月,原师院的12位中年骨干教师和中层干部提出《关于重建华东师大和上海师院的几点看法》的调查报告呈送教育部。还有不少干部、教师走访上海市委和市府。10月,原上海师大党委根据广大教师和干部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写报告给市委、市府要求尽快改变学校现行体制。
此事很快得到国务院、教育部、上海市委、市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1977年冬,开始建立分校筹备组,着手进行分校事宜。
1978年2月中旬,中共上海市委下达了《关于上海师大分校的五点指示》,提出了“服从统一分配,尊重历史状况和照顾各校特点”的分校原则。同时指派王乐三、阎毅千、张耀忠等同志领导师院复校工作。
同年4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包括上海师院在内的全国55所高等院校恢复原建制。5月13日在本市桂林路原校址门口重新挂上了“上海师范学院”校牌(仍用建校1O周年时郭沫若手书体)。5月19日召开了庆祝上海师范学院复校暨欢迎新同学大会,市教卫办副主任舒文到会并讲了话。不久,在“文革”期间分离出去的上海师院附中重新划归上海师院领导。饱经忧患的上海师院犹如枯木逢春,焕发出新的生机。
1978年8月6日,经上海市委、市府批准,正式建立上海师范学院党委,并任命王乐三为党委书记,阎毅千、刘金鼎为党委副书记;王乐三、刘金鼎分别兼任院长、副院长,陈育辛、沈德滋、张波为副院长;郝达任学院顾问。
1980年3月,任命徐宜尔为党委副书记,顾翔为副院长;1982中8月。任命林仲和为副院长。
复校初期恢复了中文、历史、外语、艺术(音乐及美术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及新设的政教共10个系11个专业。1983年在中学行政干部进修班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管理系。1984年4月恢复地理系。
从1977年起,全国高等学校恢复了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上海师院于1977年底招收了恢复高考后的第—届新生2055人;接着,于1978年8月招收了第二届新生1310人。
连续两届招生3300余人,对刚复校的师院来说,面临着多种困难,尤其突出的是开课、教学用房与理科实验室问题。并校期间,不少教师改做其他工作,有些教师已调离学校。复校初,广大教师怀着“一定要把‘文革’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的心情,热情高涨,主动承担起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一些已经调离的教师又高兴地回校任教,齐心协力把全部课程开了出来。同时,“文革”期间许多教学用房遭到严重损坏;理科实验室也因被迫并校几乎破坏殆尽,不仅仪器设备被全部搬迁,连实验室的基础设施都被拆除。复校初,仅搬回不足50万元的陈旧仪器设备,全校没有一个实验室能按照教育部1977年颁布的实验教学大纲开出实验课。在市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干部和教职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抓开学准备工作。特别是后勤职工突击加班,很快修复了教室和实验室,确保按时开学上课。实验室购置大量仪器设备,使理科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随着全国政治局面的稳定,学校的恢复,党与行政机构的建立与健全,在“文革”中被迫中止活动的各种组织也相应恢复。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1978年11月,校团委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团委会;1979年5月,校工会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从1978年3月起,民盟、九三、民革、民进等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先后召开会议,建立各自的领导机构;1979年起相继恢复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84年3月成立了校妇女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拨乱反正
1978年12月,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这之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全会在理论上思想上作准备。这也是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思想解放运动,对全国各条战线包括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0年“文革”中的师院,是遭受“四人帮”及其党羽破坏的“重灾区”,因此,复校后的师院为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拨乱反正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
首先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尖锐地提出“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弄清是非并提出不能拿现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应该勇于研究新的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鉴于该文是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这个错误方针,因此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讨论。
我院参加这一大讨论,前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真理标准”文章发表之后,于1978年8月中旬开始,党委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武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克服派性,增强团结,共同办好新生的上海师院接着,又在10月份多次举行讨论会。第二阶段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之后,以《公报》中关于对真理标准讨论的高度评价为指针,同时贯彻上海市委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端正思想路线,补好真理标准讨论这一课。党委于1980年8月下旬,举办了为期4天半的干部学习班,集中讨论了继续深入开展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以及在教育战线上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极左路线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明确认识到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是完全错误的,是极左路线的表现。彻底否定了所谓“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两个估计”。接着,各系科室联系实际深入进行真理标准讨论。如教育科学研究室普通教育研究组联系建国30年来普通教育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实际,进行讨论与总结,并对教育战线的一些极左谬论进行批判。
其二是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学院采取了揭、批、查同纠正冤、假、错案相结合,同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与知识分子政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拨乱反正。为加强这一工作,学校及时成立了落实政策的专门机构。
1978年6月成立“文革”案复查办公室,负责全校清查与复查工作。在揭、批、查过程中,重点清查“四人帮”及其余党在“文革”期间插手师院运动,造成师生员工之间的严重分裂等问题。这对当时克服派性、增强团结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在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与事方面,认真做了定性处理工作。对1966-1976年“文革”期间,在“横扫牛鬼蛇神”、“清理阶级队伍”及“一打三反”中遭受迫害和受到各种处理的1066名师生员工进行全面复查,使645人得到平反,给338名干部、教师及67名工人、学生重新作了结论。
1978年11月,为在“文革”中含冤去世的院长廖世承、副院长吴从云、党委办公室主任唐淑平等同志先后隆重举行平反昭雪大会暨骨灰安放仪式;各有关部门对本单位在“文革”中含冤去世的同志也都做了平反昭雪等善后工作。同时,还清退了“文革”中的抄家物资。
1978年12月,成立落实中央55号文件(即复查“反右”案)办公室,对1957年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而被错划为“右派”的253名师生(其中教职工24名、学生229名)进行了全面复查,全部作了改正,并在一定范围内做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工作。
1982年3月,还成立历史案复查办公室,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各种处分的337名师生(其中教职工76名、学生261名)进行了全面复查,并对44名师生(其中教职工18名、学生26名)的问题予以改正。
落实政策的结果使不少干部和师生员工卸下了长期来的思想包袱,心情舒畅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汇报》记者曾向党委书记王乐三等校领导同志进行采访并于1978年9月12日用头版头条位置作了报导,称上海师院通过揭批,消除隔阂,统一认识,增强团结,面貌一新。
学院党委通过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全面拨乱反正,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复校后各方面的工作发展很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某些不足。1982年7月,市委向我院等部分高校派出党风调查组,帮助开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补课工作。
第三节 学校工作重点转移
1978年3、4月间,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对发展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发表了重要讲话。科学、教育的春天来到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形势一片大好。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工作中心更加明确了。
1979年初,学院制订了《关于工作重点转移的意见》,要求将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努力办好师院。院系领导和广大教师为了振兴教育事业,补救“文革”损失,团结一条心,共同抓教学。为了培养又多又好的中学师资,采取了一系列教改措施,主要有:
1.强基础课教学与师范生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质量。搞好基础课教学是提高质量、实现师院培养合格师资任务的关键。1980年3月、1982年5月先后制订、修订《上海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基础课教学的若干规定》,提出各系领导、教师、学生要认真抓好、教好、学好基础课的要求,并制订了12条措施,切实加强基础课教师的培养工作,保证提高基础课及实验教学的质量,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师范生的基本功(如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汉语规范字、板书等)训练,严格考试制度,从而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2.设专业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复校后,在加强基础课同时,开始开设专业选修课。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中学教学需要,于1980年11月、1982年5月分别制定、修订了《关于开设选修课程暂行办法》,先在77级开始试行,然后逐步推开。专业选修课有专业提高、新兴学科、“文”学“理”和“理”学“文”以及其它跨系(专业)的课程。同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课外小组,开设学术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学,有效地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活跃了思想,提高了专业水平,增强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各种业余爱好的学生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3.行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适应中学和社会的需要。复校后,学校设有本科、专科和研究生三个教育层次。为了发展多种形式办学,1980年成立上海师院分部(初设于卢湾中学,后迁龙山中学),主要接受市教育局委托,举办以专科为起点的中学教师脱产进修班(本科),先后设立中文、历史、英语、数学、政教等专业。1983年又成立夜大学,设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专科专业。还接受市高教局等的委托,举办政工干部大专班及助教进修班。此外,根据社会需要举办各类专业教学班。主要有闽、浙、赣、沪以及外贸等9所高校英语教师短训班,全国各省市中共党史高师进修班,教育学、心理学教师培训班,世界文学专业进修班,理化实验讨论班,basic语言程序与设计学习班,全国高等量子学讲习班,单板机在实验上的应用学习班等以及外国留学生汉语班。
4.本市25所学校挂钩,建立双边协作关系。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需要,切实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经与区县教育局和有关学校商量,我校与南洋模范、上海、大同、育才、格致等23所中学(其中15所是市、区重点学校)及2所师范学校建立挂钩关系。这项新工作,有利于我校师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学教学改革和对中学师资知识结构的要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改试验基地;也有利于中学推荐高质量的学生报考师院。同时,在教师进修锻炼、教育科学研究、图书资料等方面互相支持,从而得到有关部门与挂钩学校的欢迎。
5.改革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各系领导与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中文系针对77级学生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学习自觉性较高的特点,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如增开选修课和讲座,吸收参加科研小组,指导写作学术论文,举办小说评展等;数学系抓住80级“数学分析”课试点,摸索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物理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与能力的培养;体育系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书写投影仪,改进教学手段。上述做法,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改革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在恢复高校统一录取新生工作后,我院属于第二批招生学校。为提高生源质量,经市招生委员会批准,1980年提前招生,按第一志愿录取。此外,郊县师资紧缺,亟待补充,但市区毕业生去郊县工作往往有诸多困难,因而招生时采取按比例录取或定向招生办法,以保证郊县源源不断补充新师资。
此外,毕业论文列入教学计划,并对本科生从77级开始授予学士学位。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的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师范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高校师资、改变师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开展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研究生,到1984年共设立25个硕士招生、专业。其中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有硕士授予权的专业11个: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汉语文字学、教育心理学、中国古代史、世界文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
随着工作重点转移,环绕教学为中心任务,其他各项工作也积极展开。
科学研究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上。根据1978年教育部重订的《高校六十条》要求,明确提出要把我校办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使科学研究工作在办学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1978年建立了科学研究处,1979年成立了院学术委员会,以加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领导与管理。1983年成立古籍整理研究所和教育科学研究所。至1984年,还设有宋史、中国近代史、外国文学、环境保护、食用菌、电致发光、计算机、电化学、应用数学等9个研究室及光催化研究组。
各系科教师更是定课题、立项目,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活动,教师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教学工作。
1981年,学院为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理科科研任务的安排,从4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如“杂交水稻遗传规律和组织培养研究”、“小麦非正倍体的研究和利用”两课题相继建设实验基本手段;“小麦赤霉病的研究”等通过鉴定,取得效益。二是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研究。如在计算机、新型冷光源、钛酸酯偶联剂等研制方面,开辟了较多的使用领域。三是加强环境保护研究。如“上海石化总厂地面水氰根自动监测研究”、“太湖环境质量研究”和“黄浦江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研究”等。四是加强智力投资与人才培养。为了更好发挥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先后与有关单位举办了离子电极应用方法培训班、计算机绘图训练班、微生物讲座等。参加学习的有千人左右,深受欢迎,有效地推动了成果的转让与推广,使研究部门与应用部门双方受益。
我院还积极参加上海市与高校系统科技成果交易会,努力抓好科研成果的转让与推广。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得到了加强。党委明确提出,总的要求是围绕培养目标,集中力量进行热爱社会主义,坚持革命信仰,提高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增强组织性纪律性与勤奋学习的教育。
1980年根据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决定党委由一位副书记专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建立有关部门参加的学生思想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加强对专职政工队伍培养的同时,还建立了专业课教师管教管导的导师制和班主任制。为了系统加强德育教育,成立了德育教研室,负责学生的品德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并将德育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1979年以来,学校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先后开展了“真理标准讨论”、“五讲四美三热爱”、“未来的人民教师从现在做起”、“学雷锋、创三好”、“把青春献给党,为‘四化’作贡献”、“学张华,做新一代大学生”、“学习张海迪,象她那样学习、工作和生活”、“学习现代科学,争做‘四有’人才”等教育活动,并组织学生去延安、井岗山、韶山、兰考等地访问考察,搞得生动活泼,卓有成效。《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发表题为《把思想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上海师范学院党委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报导。
不仅教学部门,而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都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中学合格师资、“四有”新型人才而努力工作。
图书馆建设复校后有很大发展,“文革”前藏书76万册(包括外文图书5.8万册),1978年复校初为101万册(包括外文图书7.3万册),到了1984年,已发展到128万册(包括外文图书12万册)。增设了外文书刊阅览室、听音室,增添了电子计算机房以及复印、缩微等现代化设备。
后勤总务部门为了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工作。基本建设每年都有一批新建筑竣工投入使用。其中有第二教学大楼(9035平方米),教工食堂与招待食堂(1067平方米),
还新建了9幢教职工宿舍(总面积为14861平方米)。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食堂率先实行半企业化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考勤奖励制,实行多劳多得,调动了炊管人员积极性,他们努力增加花色品种,改善服务态度,受到普遍称赞。
1982年成立科技开发中心,其任务是组织与协调人才培训与科技开发工作。人才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校内举办各种培训班,为各地培训急需人才;同时派出人员到校外建立教学基地,分别去江苏无锡县与广东珠海市白藤湖办学。科技开发方面主要是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用来改善教职工福利及改善办学条件。
1983年底,院领导班子进行调整。由于年龄到线,经市委批准,王乐三、阎毅千、陈育辛、张波等先后离休;郝达因已离休不再任顾问;沈德滋退居二线,担任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委、市府任命刘金鼎任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卞祥椿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徐宜尔任党委副书记,朱鸿鹗任院长,顾翔、陈祥元、林仲和任副院长。各部、处、系、所室干部也有所调整。
第四节 可喜的收获
复校6年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6年中培养本、专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83名。这批学生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又经过“文革”的磨难,深知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在校几年中政治上积极进取,业务上刻苦钻研,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急需人才。
这批学生中,有的被评为全国或上海市“三好学生”;有的毕业论文得到专家的好评。77级学生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多达50名。有的2年学完4年大学课程,并以成绩冠群被国内外名牌大学争相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尔后又在获诺贝尔奖金的教授指导下,再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有的研究生去国外继续学习,在博士学位考试中成绩特别突出,受到导师赞扬。有的发表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而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
这批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分配在教育战线,他们工作认真踏实,开拓奋进,做出了显著成绩。许多人已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有的已被评为全国或市先进;有的被晋升为高级职称;有的获上海市“高教精英”提名人奖。还有的被委以重任,选入领导岗位。
6年来,我院科研成果累累。据统计,1979——1984年,每年文、理科研项目(主要是自选课题)都在200项左右,其中市高教局或中央与地方有关部、委、局下达的文理科重点科研项目总计有139项。
文、理科获奖的代表性项目,有程应主标校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魏建猷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词典》,孙逊的《<红楼梦>脂评初探》,燕国材的《先秦心理思想研究》,邵伯周的《<呐喊>、<彷徨>艺术特色探索》,陈永志的《试论<女神>》,郭豫明的《捻军起义》,郑灿辉等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章柳泉的《中国书院史话》,王玲等的《上海市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调查与研究》,杨庆尧的“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栽培食用菌新工艺的研究”,葛葆硅的“毛主席纪念堂工程——场致发光屏”,费鹤良的“《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部标准”,章宗穰等的“金属阳极含铱中间层高氧超涂层”,李克昌等的“小麦腐镰刀菌种类、分布及致病性研究”,李景锟等的“武昌东湖环境质性评价”等。
另外,校办厂试制的“lz-1型金属连续注射器”被国家经委评为1983年优秀新产品。
这个时期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由我院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主要有:1980年10月召开的宋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断代史研究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罗竹风(市社联常务副主席)、周谷城(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上海历史学会会长)、邓广铭、谭其骧、吴泽(分别为北大、复旦、华东师大历史系主任)、陈乐素(暨南大学教授)等。我院程应介绍研究会筹备经过,并当选该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该会的常设机构设在我院;198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第三届《红楼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著名专家教授冯其庸(全国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汝昌、端木蕻良、吴晓玲、李希凡、周绍良等。会议期间,院图书馆举办了“红楼梦图书资料展览会”(并拍成录像教学片),为红学家们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整个会议受到代表们的称赞。红学家周汝昌称赞“师院对《红楼梦》研究很有水平,展览会内容丰富扎实,这样重大的会放在师院举行完全是有基础的。”
这个时期学校的学术刊物有: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于1979年9月在中断了10余年之后恢复出版(季刊);1980年自然科学版出版(至1982年为半年刊,之后改为季刊)。学报以容量大、栏目多、观点新、资料翔实、论证严谨及科学性、应用性、师范性较强为特色而赢得国内外学术界好评。由数学系主编的《中学数学教学》与教育科学所编译的《外国中小学教育》,均于1979年创刊,分别在1982、1983年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具有师范性等特色,受到全国广大读者好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由国家教委委托上海市高教局和我校主办并与上海5所高校合办的国家级刊物,于1984年初正式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它收集提炼400余种高校文科学报所载论文的精华,集中高校文科科研的优秀成果,反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它具有指导思想明确、栏目众多、检索现代化等特点,以“新、深、争”的编辑宗旨体现贯彻“双百方针”,受到中央领导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与好评,被誉为“社会科学的袖珍地图”。
这个时期,我院在体育、艺术、卫生、服务等方面也出了不少优秀成绩与成果,在本市和全国有一定影响。在体育方面,有的学生在华东地区7院校体育系田径对抗赛的跳高项目中成绩优异,成为我院第二个获运动健将称号(第一个是获自行车运动健将的称号);有的学生在南京师院举办的田径10项全能邀请赛上打破首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0项全能的纪录;有的学生破市大学生100米、200米、跳高等纪录;有的学生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获双人对打、个人表演两项金牌。院体操队、篮球队、游泳队在市大学生比赛中先后获女子自由体操和男子篮球赛冠军,游泳赛男子甲组团体总分第二名及蝶泳冠军;体育系武术队在上海市武术比赛中获23个项目中的20个冠军。有的教工在市教工游泳赛中获两项冠军。在艺术方面,有大学生艺术团的独幕话剧《思乡曲》、《春之歌》,歌剧《莱茵河畔的歌声》;音乐专业的男女声三重唱,女声独唱、歌曲《你会成功》、舞蹈《起跑线上》等,还参加“上海之春”演出;美术专业的国画《嬉》、木刻《我们定要战取光明》、油画《晨光》等。其中有的获全国或上海市大学生汇演一等奖、上海市民歌比赛一等奖或创作一等奖;有的入选参加法国美展或全国美展、版画展并获奖。在为教学、科研与师生生活服务方面,我院图书馆被评为全国高校系统先进图书馆,我院食堂获市高校系统先进食堂称号。此外,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我院多次被评为爱国卫生先进集体、绿化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
复校以来的6年中,我校各项工作进展很快,成绩显著,这是因为:
(一)恢复建制,群情激奋,办学积极性空前高涨。“文革”10年浩劫,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历尽磨难,饱受艰辛。粉碎“四人帮”,学校喜获新生,全面拨乱反正,砸掉精神枷锁,人们从心底里迸发出一股不可估量的热情和力量。“一定要上海师院办好”,“一定要把新一代师资培养好”,“一定要把‘文革’中的损失弥补回来”,已成为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共同心声和一致愿望。于是学校里出现了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团结奋斗、争取胜利的动人情景,各项工作得到顺利而迅速的展开。
(二)拨乱反正,重点转移,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文革”中是非颠倒,黑白混淆,教育遭到严重破坏。通过“真理标准”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总结经验,干部和教职员工思想认识大为提高。高等师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必须尊重教师,依靠教师,发挥教师作用。思想提高了,方向明确了,重点转移了,师范教育开始得到蓬勃健康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学校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促进发展,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层次增加,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提高,科研硕果累累,师资人才辈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正如市高教局领导所肯定的那样:“上海师院注意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在师范教育和教学研究、古籍整理、电致发光、《红楼梦》研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四)“三个面向”,迎接挑战,努力开创新局面。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发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指明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工作者的重任,这大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大家决心要抓住有利时机,贯彻“三个面向”的方针,办好师范教育,造就更多人才,开创新局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