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易名师大改革振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执行,给新生的上海师范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1984年10月,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85年5月开始,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学校进入了一个改革振兴时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第一节 上海师范大学应运而生
1984年,学校步入了“而立”之年。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磨难的上海师范学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 经过短短6年时间的恢复与发展,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全院已设有12个系、14个专业、6个公共教研室、2个研究所和9个研究室(组)。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办学的层次和规格也日趋多样化。有25个学科专业先后招收研究生,其中11个学科专业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各专业自1982年起全部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部分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还成立夜大学及举办各种形式的进修班、大专班和短训班。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除邀请外籍专家讲学和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外,恢复接受来校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师资队伍既有数量上的增加,又有质量上的提高。 教师人数从复校初的782 人增加到1086人,其中正、副教授120人,讲师576人。全院师生员工总人数达8400余人,成为建国以来上海地方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
一、更改校名前后
遵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基础人才的需要,开创办学新局面,扩大对外交流,学校先后于1984年7月6日和8月1日,分别呈文上海市教育局和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申请将上海师范学院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并请转呈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批。1984年10月16日,我校双喜临门:30周年校庆,市政府宣布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校庆大会在东部礼堂举行。参加大会的来宾有副市长刘振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95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吴若安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市高教局、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社联、市学联、兄弟院校、区(县)委、区(县)教育局、教育学院和部分中等学校的领导、历届校友代表以及在我校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夫人。党委副书记刘金鼎致词,院长朱鸿鹗作上海师范学院30年的回顾和展望的报告,刘振元、王元化、毛经权、姚庄行、张德龙等领导同志先后讲话与祝贺。当市教卫办主任毛经权宣布市政府批准学校改名的喜讯时,全校上下无不为之兴高彩烈。
当天上午,在学校西部校门口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更换校牌仪式,刘振元副市长为仪式剪采。随后,新闻媒介对我校校庆与改名纷纷作了报导。
同年12月,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发出“关于对上海师范大学等校行政隶属关系调正的通知”指出,为理顺关系和加强领导,决定我校今后的办学规模、发展方向、专业设置、中长期计划及招生、分配等由高教局、教育局共同商定。有关学校的基建、财务、教学、科研、科技服务、研究生培养、外事、人事、学生思想教育、后勤与卫生工作等由高教局负责;学生的实习学校、有关中等教育信息等由教育局负责。根据通知精神,从1985年起,学校逐步划归市高教局主管。学校的更名,标志着我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将为社会承担更为繁重的任务。
至1991年末,全校教职工计2455人,其中专任教师948人,其中正、副教授359人,其他正、副高职65人。学生7016人,其中研究生110人,本科生3822人,专科生1974人,夜大学学生1090 人,外国留学生(长期班)20人。
二、机构的调整与充实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调整、增设了若干机构与专业。教学方面,原有中文、历史、政治教育(1989年改名政治法律系)、外语、艺术、教育管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地理等12个系,1985年新设计算机科学系,1987年艺术系分化为音乐系和美术系;原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教育、英语、教育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14个专业,1985至1988年间先后增设了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物理学和电化教育专业, 使4年制本科达到17个专业。公共教研机构原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列主义、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德育等6个教研室,1986至1990年间新建军事教研室、公共艺术教研室,原马列主义教研室改为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室脱离外语系成立大学外语教学部,撤销德育教研室改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至此共有8个公共教研机构。 科学研究方面,原有古籍整理研究所和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年成立文学研究所,1989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991年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行政方面,1985至1991年间,先后增设设备处(后改为实验室管理处)、科技服务处、基建办公室(后改为基建处)、财务处、研究生办公室、学生处、成人教育处、师资办公室、档案馆、审计室、监察室、党史校史办公室及节能办公室,保卫部改为保卫处,外事办公室改为国际交流处等。为加强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党委系统于1986年成立老干部办公室,行政方面于1987年成立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此外,还建立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1987至1988年间又建立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出版印刷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与联合体。还有上海市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它是受高教局委托在我校设立的。
三、校级领导人员的更迭
师大时期的党政领导成员,由于年龄到线或上级机关调动等原因,更迭情况较历史上其他时期频繁。
上海师大成立时,党政班子由原上海师院的领导同志继任,即党委副书记刘金鼎(主持党委工作)、卞祥椿、徐宜尔;校长朱鸿鹗,副校长顾翔、陈祥元、林仲和。
此后,党委方面,1985年底刘金鼎离休。 1986年2月,市委任命刘克任党委书记。4月,徐宜尔调离本校。1987年2月,提任皮耐安为党委副书记。 1987年6月学校第三届党代会,选举刘克、皮耐安为党委正、副书记。 1990年2月,刘克调离本校,市委决定皮耐安接任党委书记。 3月,提任林樟杰为党委副书记。同年12月学校第四届党代会,选举皮耐安、林樟杰为党委正、副书记。 1991年3月市委任命徐千荣为党委副书记。
行政方面,1986年10月朱鸿鹗离任,市政府任命王邦佐为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1987年 5月,陈祥元调离本校。1988年6月,提任张德永为副校长。7月,市政府任命王邦佐为校长。
1990年4月,增补林樟杰为副校长。10月,林仲和退休,提任吴祥兴为副校长。1991年底,顾翔年龄到线,提任陆耕丰为副校长。至1991年底,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是:党委书记皮耐安,副书记徐千荣、林樟杰;校长王邦佐,副校长张德永、林樟杰、吴祥兴、陆耕丰。此外,因工作需要,学校曾设立校长助理岗位。 从1986年4月起,先后有皮耐安、张民生、张德永、林樟杰、李培栋、刘志钢等6位同志担任过校长助理。1990 年3月,学校决定改设“三长”岗位,任命方宏烈为秘书长,李培栋为教务长,刘志钢为总务长。
第二节 按《决定》精神探索改革
学校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之际,正值全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城市经济改革和科技、教育等其他领域的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的时期。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1985年3月和5月,又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两个配套的纲领性文件,它们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我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特别是1985年5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随后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直接关系着学校改革的方针与走向。副校长顾翔出席了这次会议。
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985年6月初, 我校召开了上海师大首届教学工作会议,认真回顾总结近几年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进程,认真学习《决定》及全教会议的重要文件,及时制订和公布了关于修订本科教学计划、试行学分制、加强课程建设、加强对师范生语言文字规范化训练与考核等一批教改文件,把我校教学改革引向深入。这以后,学校围绕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着重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工。一是从1985 年下半年到1986年上半年,开展了全校性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从校、系到教研室,围绕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等问题进行研讨,同时也对古今中外各种传统教育思想作了系统介绍、评价与反思,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通过这场大讨论,使广大干部和教师进一步明确高等师范学校必须坚持为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充分注意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和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社会需要;二是1987年上半年,校领导带领校系两级干部和部分教师,分赴本市2区7县,认真听取区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学校长对我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商讨办好上海师大与加强为中等教育服务的问题。不久,又组织力量对本市部分区县的83所不同类型中学的1900余名历届毕业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就我校改革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了大量数据,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资料虽然有关教育思想的研讨和毕业生社会评价的调查前几年进行过多次,但就广度和深度而言,以这次为最。经过教育思想讨论和人才培养调查,从领导到广大教师进—步明确和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为了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的形势和中学教学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构想, 学校及时提出了努力做到6个“兼顾”的办学要求,即培养市区中学师资和培养郊县中学师资兼顾,培养本科生和培养专科生兼顾,改造长线专业(数、理、化等)和发展短线专业(音、美、体、外语)兼顾,培养基础专业师资和培养应用专业师资兼顾,培养各科师资和培养中学管理干部兼顾,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兼顾。总之,要充分利用我校综合优势,努力为中等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
与此同时,通过学习《决定》,从1985年下半年开始,各系领导和教师,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首先在总体安排上逐步改变过去一个系(专业)的学生同一学习内容,同一培养模式的格局,强调在切实保证基础的前提下,让学生学得活一点、深一点、广一点。 主要体现在:(1)建立了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必修课强调本专业的基础。限定选修课既兼顾学生的知识结构又让学生学习有一定的灵活性,任意选修课则主要着眼于充分发展学生自己的特长与爱好。(2)新增的选修课面广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般系科增长一倍以上,有的增长几倍,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3)选修课的内容由过去的单一理论课改变为既有理论课又有应用课。不少系还对选修课加以组织使之系列化,使学生在一定学科范围内得到较为系统的提高。同时,开始注意文理渗透、专业间的横向联系,并出现了一些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课。(4)改革陈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仔细选择和不断更新,使学生及时掌握新的科学知识。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为了适应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主要有:(1) 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出现了讲课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一般章节由学生自学,较难的章节由教师启发讲授并加强指导;有的系经批准允许部分学生免听某些课程,经过自学参加考试;有的系每周设一课时“综合训练”,用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量。(2)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系纷纷采用讨论式和写小论文的形式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特别是文科几个系,这一方法得到普遍推广。 (3)在实验方法上,由过去验证型实验向研究型、设计型实验发展。教师只出题目、提要求,让学生自设实验方案,独立探索。(4)运用电化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许多系(专业)制作电教片在教学中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有的系还开设电化教学课程,自编教材,使理论与实际操作及制作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根据培养目标及为中等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要求,学校先后于1986年和1988年两次组织各系(专业) 修订4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更贴近社会需要。其中1988年修订完成的教学计划汇编成一册《教学一览》。新教学计划突出适应推行学分制的需要,同时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即一方面各专业仍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主,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三个一”的培养目标(为适应中学教材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明确提出培养会教一门主课、能教一门选修课兼能指导一门课外活动的新型师资),另一方面又注意灵活机动地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各类急需人才。新计划还注意加强课程组合,增大学生对业务方向的选择性;还广设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音乐、美术两专业还试行“中、专科二、二分段制”(新生入学一律安排专科教育,两年后择优升读本科),以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加强教育学科方面,注意科研训练,改革学科教学法课程,增设学科教育学、学科方法论、中学学科教材分析与研究、中学学科教具研究等课程。对新教学计划,各公共教学部(室)都拟订了教学实施方案,如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向“新4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过渡,公共外语课程根据统一规定实行分级教学。军事课也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为配合新计划的实施,学校及时制订了“学分绩点制暂行规定”,并付之实施。 1987年后,我校学改革的步子逐渐加大,推出的主要教改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学分制。 早在1985年6月校教学工作会议决定后,先在物理、历史两系的本科85年级中试行(后期还有中文系)。1986年国家教委下达有关高等学校试行学分制的专门文件后,我校制定了“学分绩点制暂行规定”。在此基础上,1988年上半年起,在全校各专业的本科87年级中全面施行。这是我校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几十年来由实行学年制向学分制转化的开端。
(二)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为了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与技能技巧,发展学生个性,1987年初起,学校又制定“关于设置公共选修课的暂行规定”并在1987年春季开始实行,组织各专业推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系科、跨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程。截至1990年的统计,全校累计开出公共选修课150余门次。由于公共选修课程具有:(1)多元性与开放性突破了原来各系学科的界限;(2)师范性,增设了由师范院校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产生的新课程;(3)渗透性,文理渗透、学科交叉;(4)应用性,培养实际应用与操作的能力;(5) 知识性与趣味性,有利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发展个人兴趣爱好;还有综合性与微型性等特点,虽然大部分公共选修课不记学分,仍深受学生欢迎,被赞为1987 年学校各项改革措施中最令人满意的事件之一。几年来,参加选修的学生,约占本科生的40—50%。
(三)开设副修系列课程。这是我校又一重大教改措施,亦属高校首创。副修系列课程是为学有余力的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开设的。1988年秋起,首先在本科87年级中实行。开设的目的是在确保专业基础教学和拓宽知识面的前提下,促使文理各科渗透,积极吸取各学科的新成果,加强技能技巧训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文化素养,以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副修系列一般由4门课程组成(记学分), 使选修课程系列化、规范化,比原来单科性的任意选修课前进了一步。学生通过修习副修系列课程,在知识面、智能结构以及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方面比一般毕业生具有更高的规格,从而更能适应中等学校课程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学校提出的“三个一”智能结构的中等学校师资的要求。截至1990年底,已经为87、88、89这3个年级开设了30个独立的副修系列课程,报名参加学习的人数分别占 86,5%、91%和86%。由于副修系列课程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教育界的肯定。
(四)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建设。1985年6月教学工作会议提出后开始酝酿。1986的制定“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于1987年4月正式施行。课程建设的重点是开设多年、教学效果好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关系全校教学质量的公共必修课程及某些新开设的课程。课程建设所需经费,学校每年从办学经费中专拨。为了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和审核,学校组成了课程建设委员会,研究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审批课程建设项目并根据“择优资助,定期评佑,组织验收,有奖有罚”的原则,推进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从1988年起,课程建设委员会每年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或全面性验收。1988年底至1992年1月,共4批通过21门课程建设验收,发给课程建设合格证书,并对其中的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教学法、高等代数、物理化学等5门课程授予一等奖,对人生哲学、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现代汉语、大学外语、实变函数、数学分析、解析几何等7门课程授予二等奖。此外,1989年和1990年,我校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大学外语3门课程还获准列为市高教局普通高校课程建设项目。
(五)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加强质量管理。根据《决定》的有关精神和国家教委的有关文件,我校经过拟定评估指标体系和进行试点后,于1986年底制订了“关于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实施意见”及“教学质量评估调查表”和“各评估要素的内涵简介”。1987年初公布执行。评估工作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4个项目进行。1987年全校评估了197门课程,涉及评估对象370名教师。1987年底,学校召开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讨论会进行总结。 1988年9月至1990年7月,连续4个学期对二年级的基础课和部分公共课进行了评估,参加的学生有4100余人,教师480余人。其中1990年2至7月这个学期,被评估的教师共114人,“综合得分”为“优”者34人、“良”者 72人。通过评估,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并借以奖励优秀、帮助后进,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整体教学质。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健康进行, 1990年2月学校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成立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委员会不仅组织委员们深入教学第一线听取各专业教学情况汇报或听课,并且对考试命题、阅卷质量,特别是补考试卷质量进行抽查或复查,对保证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六)扩大专业面,增强社会适应性。《决定》公布后,面对普通中学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我校于1985年、1986年先后设置计算机科学专业、无线电物理专业,1988年又新设电化教育专业和应用技术专业(专科)。为了解决中学对音乐、美术、体育、外语等学科教师的急需,我校又于1987年增办了这些专业的专科并扩大招生名额。同时,还在成人教育方面开设了音乐、美术的自学考试班,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外,1985年以来,学校还注意做好以下各项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训练。诸如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校系两级成立推广普通话领导小组,确定负责考核单位,要求在教育实习之前必须过关;规定学生必须掌握3755个常用字。要求使用正确,书写、笔顺无误,也要进行考核,并在教育实习前过关;除中文、美术系有书法课外,不少系都开设书法讲座,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规范化,理科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师协调一致,持之以恒,务使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良好习惯;培养担任教师所必须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有的系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有的系组织学生分组集体备课,分别上台试讲,培养组织与表达能力。团委、学生会还配台校系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校内演讲比赛等以锻炼学生活动能力。改进教育实习,提高教育实习质量。1986年,学校成立教育实习劳动办公室,加强这方面工作。为了使学生及早了解中学教育实际,切实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除由教务处统一印发《教育实习手册,规定教育实习的各种规章制度外,各系又根据专业特点和中学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改革尝试。(1)首先在实习时间上突破原定6周的框框,7—8周、10周的都有。体育系还试行一学期顶岗实习制度。(2)在实习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如中文系的“常川型”教育实习法(实习见习统一安排,分散在几个学年中,使学生经常了解中学、熟悉中学),化学系的“二、二”分段法,把教育见习与实习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使学生能及早接触中学、了解中学;(3)在实习的考核上,将原来单一的综合性考核方法过渡到量化考核,并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制订考核指标体系,对实习的各个项目、环节分别评分,较科学、合理地评定实习总成绩;(4)在实习的内容和方法上,更为多样,不但要求学生实习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而且还必须组织主题班会与第二课堂活动,如演讲比赛、科技活动、体育运动会、讨论会等;(5) 在实习学校的分布和指导实习的方法上也有较大改革。1987至1991年间,学校同61所中学签订挂钩协议,将实习生分布在市区和郊县各中学。不少专业为克服多头指导的矛盾,还注意充分发挥所在学校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改革与完善考试制度。1986年以前,沿用师院时期的考试考查制度。1987年为推行学分绩点制,在考试方法上取消考查制,全部实行考试制。1986年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整顿考风的精神,学校加强了考试质量管理,着重抓好命题科学化、标准化,严格考试纪律,统一评分标准与评优限额及确定全校法定补考日等,前后凡三年多,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1990年底制订出我校“考试全面质量管理条例”,从命题与考试方式、试题印刷、考试组织、考试规则、阅卷评分、补考、考试作弊的处分到监督检查都作了科学、严格的规定。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校在教师方面实施简化工作量制度、优秀教学奖制度和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在学生方面实施专升本选拔制度、本科毕业生升硕士研究生制度、免听制度、奖学金制度以及优秀学生选拔制度等。
二、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
1986年至1989年,我校曾进行过领导体制改革的探索。学校根据《决定》中关于“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要求,于1986年起着手理顺党政关系,加强行政指挥系统,调整、充实系(所)领导班子,全面试行系主任(所长)负责制。1987年初,相继制订了“扩大系(所)管理权限的暂行规定”、 “扩大系(所)人事管理权的试行规定”和“各系财务管理的试行规定”等文件,向系(所)下放了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若干项权力,目的是增强系(所)活力,搞好系(所)建设,为试行校长负责负责制打好基础。1987年10月,我校向市政府提出报告,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为了便于校长负责制的组织实施,学校还建立了决策审议、指挥执行、保证监督、咨询参谋和信息反馈5个系统,力求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经过前后2年多的探索、设计和协调,基本上完成了校级领导体制的转换。 1988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我校正式实行校长负责制,成为本市第二批试行校长负责制的高校之一。1990年初,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通知》后,学校遵照《通知》中关于恢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的指示精神,再次转换领导体制,并于1990年12月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前完成了转换任务。
三、管理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除教育、教学改革与领导体制改革外,学校在科学研究管理、师资队伍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各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主要是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及“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从思想认识到课题项目的安排上逐步向应用、开发的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1.贯彻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中关于改革拨款制度的要求,对科研课题实行科技发展基金合同制,同时相应建立奖励制度。理科全面试行合同制,按项目拨经费,同时明确委托科研任务一方与承担科研任务一方的权利、责任与奖惩条件,从而加强了科研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改变了过去执行计划时完成与不完成、完成好与完成差一个样的局面。文科也一改以往的“大锅饭”,采用专项课题专项拨款的办法,使经费落实到每个项目,确保每个项目顺利进行。
2. 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增加学校自身科研经费的投入。几年来,学校设立的专项科研基金有 “上海师大科研发展基金”、“上海师大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基金”和“上海师大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常年投入3项科研经费总额13万余元,这对开展各种学科门类的预科研、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和校级重点学科建设,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近几年开始注意横向协作项目,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联合,使科研工作从拨款渠道到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
此外,还适当放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发放科研立题费,确立科研结余经费的分配原则,加大系与课题组留成比例,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师资管理工作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工作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央提出改革职务评定与实行聘任制的要求后,在1984年12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的职称工作会议上,我校被确定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 并经中央批准后进行试点。按照改革的要求,学校成了校、系两级评审小组,经过测算、申报、推荐、考核及两级评审等环节,认真评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至1986年底,分3批评审通过评定教授24人、副教授与高级讲师(高级讲师后转为副教授)156人、讲师110人,大大改善了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分两步走,1985年秋先在中文、物理两系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聘任制根据任务设置岗位。并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及各人的职务和专长进行聘任,使每个教师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至1986年上半年,聘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7%,其余为缓聘或不聘者。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的实施,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承担起教学、科研的重任。对少数缓聘或不聘的人员,学校本着“思想上热情关怀,生活上适当照顾,工作上妥善安排”的精神,使他们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我校作为试点的经验,得到国家教委和市高教局的肯定,并在全国和上海的有关会议上作了介绍。
此后,由于学校注意引进人才以及大批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经过多次职务评定,我校教师队伍在职务、年龄与学历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逐步趋向合理。1991年全校专任教师948人,比1985年的1188人减少了24O人。但同1985年相比,在职务方面,教授从14人增至 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副教授从100人增至311人,占32.8%,讲师从565人减为375人,占39.6%,助教从482人减为230人,占24.2%;在年龄方面,教授由平均71岁降为59岁,副教授由平均60岁降为54岁,讲师由平均60岁降为40岁;在学历方面,研究生毕业的由95人增至188人(其中博士生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8%,本科毕业的由875人降为629人,占66.3%,专科毕业的由199人降为121人,占12.7%。 高级职务层次的教师成了教学、科研的核心。一些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也取得了教学、科研、教书育人方面的可喜成绩。 据计,1987至1991年间, 45岁以下的青中教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的有2人,4O岁以下晋升为副教授的有22人;还有24人担任了系、所党政领导职务。他们正在努力接好老一辈的班成为办学的骨干力量。
1987年起,市高教局批准我校具有科学研究、图书资料、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基建工程除外) 4个系列的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审定权和具有中文、历史(含古籍整理)、外语3个学科副教授任职资格的评议权。1990年,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我校建立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高评委下设14个专业学科评审组。至此,我校具有全部学科的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和4个系列中级职务的评审权,以及中文、历史、外语、数学4个正高级职务的评议权。1987年和 1990年,学校两次召开师资工作会议,就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师资的培养、考核与管理等问题进行研讨,及时制订或修订了若干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先后制订了“七五”、“八五”师资建设规划。1990年起,还试行过教学人员定性定量考核办法。
1987年学校制订“学科带头人和第二梯队的培养、管理意见”后,采取了为学科带头人配备助手,给他们一定的人、财、物支配权以及优先提供出国进修、考察或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的机会等办法,帮助他们及时更新知识,确保他们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并根据需要安排他们学术假等一系列措施,加以扶植。同时,对第二梯队培养对象在政治上、业务上提出严格要求,让他们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挑重担,使他们在三、五年时间内达到副教授或博士研究生的水平。1990年,在总结“七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八五”规划,进一步扩大全校1O2个学科中的一类优等学科数, 尽量减少三类较差学科数。
在关心和发挥老教师作用的同时,学校着重抓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诸如采取分期分批给中青年教师安排学术假,支持有条件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讲学、考察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优先考虑他们的课程建设申请等。据统计,“七五”期间,有计划地对教师安排国内培养的有222人,选送出国进修的有199人,共计421人,占当时全校教师总数的59% 。对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一是实行一年见习期制,组织他们参加为期一年的农村支教或社会实践,前后有124人(其中5届讲师团),有46人被评为市、县先进或受到表扬;二是实行上岗培训,训练基本功。还安排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帮助他们在政治上、业务上提高,前后有600余人次。 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招生、毕业生分配以及学生管理新体制等方面。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师范生的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引起了政府各级领导的关注,我校在招生办法上也积极探索改革。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校从1986中开始,按本、专科招生数的10%招收第一批保送生,即由中学直接推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生,我校免试录取。1987年,实行保送、选送与高考录取相结合的办法,其中保送生占招生数的10%,选送生(由中学和区县教育局根据学生志愿与高中会考成绩推荐)占 30%。此后,除每年保持10%的保送生外,选送生的比例逐年扩大,高考录取的比例相应缩小;1990年起,90%全部是选送生。至此,我校招生工作全部退出统一考试,实行提前优先保送、选送,经面试录取。这是在新形势下为保证师范生生源与质量的一项特殊措施。保送、选送生一般均同中学或区县教育局签有协议书,毕业后原则上仍回保送、选送学校或区县工作。对于毕业生分配,基本上仍采取计划分配的办法。但在制订分配计划和实施分配的过程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召开供需见面会,妥善落实分配问题。在分配去向方面,除基本上去中学任教外,还根据本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出少量比例的学生名额,可以分配到非教育单位去。
在学生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学校根据形势变化和政工队伍的实际情况,于1986年下半年规划学生工作新体制的构想。1987年4月,学校颁布“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体制”,即“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体制,它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支精干的由专职党团干部组成的政工干部队伍,形成学生工作的核心力量;强化行政系统,促进管理育人,各系建立一支直接面向学生班级的行政管理队伍;落实教师到班,实现管教管导,各班设立班主任,形成教书育人的强大力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为了配合新体制的实施,学校还颁发了“班主任、导师试行条例”、“分管学生工作的行政副系主任工作补充条例”、“分管学生工作的行政副系主任工作补充条例”等文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建立了校学生工作委员会,作为党委和校长领导下的学生工作协调机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主持,并具体规定了党委宣传部、德育教研室(后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学生处、团委等学生工作主要部门的职责,改变了以往由专职政工干部统管学生工作的状况,出现了学生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此外,1987年国家教委规定将师范院校中实行的助学金制度改革为专业奖学金制度后,我校及时制订了“实行专业奖学金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规定了奖励条件、等级、比例和金额。实施后,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之一,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主要是以建立经济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由单纯的供给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实体发展的改革。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后勤工作总量与难度的不断增加,老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需要。 因此早在01979年,首先在膳食科实行半企业化管理改革。之后,又在膳食科改革向单项全企业化管理过渡时,先后在汽车队、修建科、校园管理科、生活服务公司等部门试行单体限额承包,引进经济手段,初步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行政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后勤吃学校“大锅饭”的格局。进入师大时期后,为了确保学校发展的需要,深化承包内容,扩大人权财权,总务处于1986年制定“总务处科级干部聘任制条例”和“各科评估暂行办法”,经学校批准后试行,突破了在用人制度上的旧规。1987至 1988年,共聘任科级干部25人,其中新聘任17人。1988年又实行职工聘任制及临时工的自主招聘。 1987年总务处与学校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实行全处大承包——任务承包、经费承包、创收分成。总务处大承包后,继续采取分层逐级承包办法,同时建立与完善岗位责任制、考核评估制、聘任制、奖惩制,重视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逐步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考核内容也由单讲社会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增加了量化指标,使考核评估更趋合理。奖惩方面实行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措施,采取联产计奖、按件计奖、按营业额计奖及超额分成等一系列有效办法,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全处大承包这一改革步骤在本市高校中为首创第一家,具有一定影响,被认为是“起步早,步子稳,成效大”的先进单位。1988年通过高教局组织和主持的考核评估,成绩优良,被评为一等服务单位。1990年,又被评为上海市高校后勤先进学校。
此外,为了提高现有后勤管理干部的素质和为了使后勤干部队伍后继有人,我校总务后勤部门还受市高教局委托,从1985年10月起,连续举办两期学制为一年的后勤管理中级职业技术班。 1987年开始又对后勤管理员以上干部进行有计划的培训。通过办班与培训,不仅弥补了我校后勤管理干部不足的矛盾,而且为本市高校培养输送了80余名后勤管理干部,对高校后勤工作作出了贡献。
第三节 学校诸方面的发展
学校更名上海师范大学后的几年,我国经历了顺利完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六五”时期、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七五”时期,并进入了“八五”时期。教育事业的战略性地位多次为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所强调。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成为摆在高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几年来,在《决定》精神的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变化,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一、办学规模、层次的进一步拓宽
我校教育的主体是本、专科教育。为了适应中等教育的需要,尤其是高中阶段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分流对新师资与教育管理人才的需要,学校一面改造长线专业和发展短线专业,一面又陆续建立了一批新专业。与此同时,还健全了各专业的专科教育设置,以适应市区、郊县基础教育对不同规格师资的需求。至1990年,全校设有17个本科专业和18个专科专业,在校本、专科生总数从1984年的4671人增加到6380人,增长了36.6%。在发展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又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职后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多种形式办学中的最高学历层次。至1984年我校已设有25个硕士招生专业,其中11个学科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6年经申报,现代汉语专业被批准设立博士学位授予点。从此,我校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张斌任博士生导师,于1987年起招生,从而填补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中博士生教育的空白。几年来,硕士招生专业又先后增加了10个,使招生专业总数达到35个。同时,又有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论(语文教材教法研究)、文艺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应用数学、 理论物理、无线电电子学、物理化学、政治学理论、水生生物学等11个学科专业经批准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使我校硕士学位授予点达到22个。
据1991年统计,当年研究生导师共8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导师中有教授36人,副教授41 人 ,其他正高、副高职8人。
1985至1991年,我校共招收研究生(含研究班)381人, 先后毕业的有333人,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有306人。
研究生的培养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和开展重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一部分毕业生留校充实教师队伍 (1985至1991年选留133人),在各系(所)专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一部分毕业生去其他单位工作的,极大多数也已成为骨干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余人晋升副高级职务,10余人担任教研室主任以上职务。中文系文艺学专业一毕业生分配去贵州大学工作后,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出色,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
成人教育在这个时期发展较快。建于1983年的夜大学,1984至1986年增设日语、应用化学和计算机应用3个专科专业;1988至1989年又增设中国书法学、图书情报学、美术与初等教育管理4个专科专业,使专科专业总数达到11个。
1989年起提高学历层次,招收大专起点的本科班,设置汉语言文学、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与应用化学4个本科专业。1985至1991年,夜大学共招收本、专科生2000余人,1370余名大专生完成学业取得毕业资格。
夜大学在办学中办了不少应用学科专业,如经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等,在培养应用性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一些新专业就是在成人教育中先行,积累经验后再开设为全日制本科专业的。此外,考虑到郊县学生无处就读夜大学,又在川沙、南汇、青浦、松江、嘉定与崇明6县设立送教上门的教学点。因此,1989年夜大学招生中报考大专起点的本科班的考生人数是招生计划的10倍。 经入学考试, 有300多人被录取为首届本科生。这年,在校学生达 1100多人。
为了适应中等教育对音乐、美术师资的急需,我校还利用设有美术系、音乐系的优势,主动申办音乐、美术专业自学考试班。1988年,经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市教育局批准后,设自学考试办公室。1989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正式发文,委托我校为师范类音乐、美术专业自学考试的主考学校。1989至1992年,报名参加两专业自学考试的在籍学生有1000 多人。为了帮助学生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通过15门课程考试达标以取得大专毕业学历,还在探索助学途径的实践中,举办了三年制大专助学班、单科助学班、两级助学班以及协助各区、县办好助学班和临时助学班等多种形式的助学班,受到了考生的普遍欢迎。至1991年,通过规定课程考试而取得大专学历的两专业考生已有93人。
多种规格的成人教育继续有所发展。除继续举办中学教师脱产进修班和助教进修班外,由学校归口管理、各系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班有:中文系的秘书班,政教(政法)系的政工干部专修科、经济管理大专班,艺术系的音乐、美术干部大专班,物理、化学系在无锡举办的物理、化学大专班,地理系的旅游师资管理专科升本科班、地图制图大专班。还举办过由高教研究室等单位的相当于研究生学历的高教管理研究生班。此外,还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教育,包括高等非学历教育的专业证书班、岗位培训班,等等。
学校还接受市高教局的委托, 于1988年3月在本校建立上海市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对本市高等师范院校、地方高校的师资状况开展调查研究,拟订培训规划与年度计划,承担一定的培训任务并提供信息与组织交流等。该中心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市高校特点,确定以开展岗位职务培训为主要内容,以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相结合的形式,设有以科研进修为主的具有副高职务的教师参加的“国内访问学者”、以教学科研进修为主的具有讲师职务的教师参加的“高级进修教师”和以提高教学技能为主的青年教师参加的“助教进修班”等层次。还有研究生学位课程讲习班、高校教师教育科学培训班、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培训班、新学科、新知识研讨班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师进修。至1991年,共培训本市、外地各级教师1300余人,其中本市高校(含中学高级教师)1053人,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师资培训新格局,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在为上海教育事业服务中办出了特色。1991年在全国高师师资工作昆明会议上,受到了国家教委的表扬。该中心十分重视英语、中文、教育学科的师资培训,近年来已有多名英语助教班学员被选送赴美深造。
学校继续搞好接受外国留学生教育。 为了加强这方面工作,1988年成立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据统计,1985至1991年,先后共接受短期留学生644人,长期留学生211人。教学中遵循“听、说、读、写全面培养,以听、说领先”的原则和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使用北京外语学院教材外,还配有本校自编教材。其中由我校自编的《中国语入门》一书已由日本正式出版发行。
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继原有的古籍整理研究所和教育科学研究所后,1985年和1989年先后成立了文学研究所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991年建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各系的研究室从原有的9个发展到27个,即文科的语言研究室、中国近代史研究室、宋史研究室、中国文化史研究室、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研究室、哲学研究室、政治经济学研究室、政治学研究室、伦理学研究室、心理学史研究室、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室、儿童道德发展研究室、美育研究室和目录学研究室,理科的应用数学研究室、数学理论研究室、理论物理研究室、应用物理研究室、物理教育研究室、电致发光研究室、计算机研究室、电化学研究室、有机合成研究室、应用生态研究室、食用菌研究室、环境保护研究室和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研究室,还有直属科研处的光催化研究组。
1985至1991年间,文、理科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由近200项至300余项不等,最多的1991年达489项,其中文科295项,理科194项。 纳入国家、部委、市、局的重点科研项目数不断增长,承担了一批水平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学术价值较高的纵向、横向委托项目。几年间,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务院全国重点的科研项目共27项,列入部委、全国高校、国家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国家教委青年科研基金以及市、高教局的重点科研项目 200余项。1988年起,随着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横向科研项目不断增加,至1991年底,理科各系承接的横向合同委托项目有70多项。
在教学改革和教师职务评聘制的推动下,校内科研空气进一步活跃,许多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纷纷著书立说,或翻译国外科技新成就。据不完全统计,这时期全校发表出版的论著很多,文科发表论文2904篇,著作或译著590种,理科发表论文1195篇,著作或译著71种。 理科的各种科研成果,有111项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其中,获得国家、市(部委)和局以上各种奖励的,文科32项,理科46项。
这期间代表性的获奖成果,文科有程应等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马茂元的《晚照楼论文集》、孙逊的《脂评初探》(再次获奖)、陈永志的《试论》(再次获奖)、顾汉松等的《世界五千年》、燕国材的《汉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王纪人的《浅论怪诞》、教科所的《充分挖掘儿童少年智慧潜力的探索》、恽昭世等的《对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性改革第一轮实验的思考》等理科有刘士庄等的“棉花枯萎病抗性快速测定法”、杨庆尧的“蘑菇菌种快速制作法”和“云芝抗癌多糖生产新方法”、沈明等的“高效低耗自耦调压器”、张世正等的“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张功镀的“油品储运微机监控管理系统”、费鹤良等的“武器系统可靠性评定方法”、叶际伦的 “FSR——心肺复苏模拟人”等。 其中《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辞书,它填补了宋史研究和工具书编纂中的空白,也推动了我校历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获上海市 (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著作奖;《汉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一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获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我校“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性改革实验”的第一轮实验报告《充分挖掘儿童少年智慧潜力的探索》已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获1985年全国教育论文奖和市(1979——1985)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论文奖;《对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性改革第一轮实验的思考》获国家教委1990年颁发的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棉花枯萎病抗性快速测定法”能在棉花种子期判断其抗枯萎病能力,为国内首创,先后获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牌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高效低耗自耦调压器”和“蘑菇菌种快速制作法”均属国内首创,均获第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并分别获15届国际日内瓦发明与新技术博览会铜牌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师范院校,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既是自己固有的优势,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保持优势,形成特色,除建立教育科学研究所长期致力于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普教研究,教管系、教心室教师普遍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外,各系教学法教研室的教研人员坚持面向中学,积极开展学科教学论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历史系王铎全的《历史教育学》,数学系数学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稿、编审的《名师授课录(中学数学)》等,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我校教育管理部门正在进行的《从中学优秀教师素质调查,探索高师学生培养方案》已列入国家“八五”教育科学的重点课题,该项成果必将为推动高师院校和中等教育的改革作出贡献。
1985年4月,我国专利法开始实施后,我校于同年5月起向国家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至 1991年末,先后有陈一飞等的“蛋清蛋白——钯络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杨庆尧的“蘑菇液体合成颗粒菌种 快速制作法”和“一种云芝糖肽(PSP)的生产方法”、沈明等的“复绕式自耦调压器”、“多层绕组接触式自耦调压器及其制作方法”和“区段输出型自耦调压器”等7项科技成果获国家专利权。
这个时期的重点学科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早在1984年,我校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古籍整理与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国历史文献学)被确定为本市“七五”期间市级首批重点学科后,由市高教局拨给专项建设经费,经过5年建设,于1989年12月通过验收,并已成为全国培养古籍整理与研究专门人才的4个基地之一。1991年,我校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教学论,又被确定为本市“八五”期间市级第二批重点学科,由市高教局拨专项经费建设。
与此同时,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植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的精神,学校也加强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并及时提出申请校级重点学科必须具备的条件,主要是:(1)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有学术带头人并初步形成了学术梯队。(2)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已形成稳定的有特色的科研方向,能承担省市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已有一批科研成果达到或接近国内同行先进水平。(3)有较好的教学、科研设备与图书资料条件,短期内可望进入国内同行前列。(4)已有或短期内可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后经申请、评选,1988年7月经校务会议终审通过现代汉语、世界文学、中国近代史、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应用数学和物理化学电化学等7个点为我校首批校级重点学科,由学校每年拨给建设经费,并在“重点学科,全校共建”和“奖优、促差、汰劣”的原则下,加强阶段性的评估检查。这些重点学科是我校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结合点,它在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上起示范带头作用,成为我校教学与科研的先进单位。
1985年以来,由我校负责筹办的全国性、国际性学术活动显著增加,主要有:1985年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可靠性数学年会、全国“纪念五卅运动六十周年”史学讨论会、离子选择电极国际学术讨论会,1986年召开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学术报告会、陶行知诞辰95周年纪念会、中、美、英计算机教育研讨会,1987年召开的全国苏联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1988年召开的中国文化源学术讨论会、中国会党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1991年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国国民党史讨论会、全国吴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先秦史学会第五届年会。其中离子选择电极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中、美、苏、英、西德、日、意、捷、匈、波、瑞士、丹麦、印度、埃及等1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与会,收到论文150篇,举行了30场报告会及举办了6国仪器设备与图书展览,并对该学科专业以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起了重要作用;陶行知纪念会期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基金会举行首届理事会和委员会议,国务委员张劲夫、市长江泽民及曾庆红、钟民、刘振元、舒文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在东部小岛为陶行知塑像举行了奠基仪式。
学校出版发行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文、理科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教育与管理》、《上海中学数学》(原《中学数学教学》,1990年改为现名)、《外国中小学教育》等学术性刊物,在师大时期进一步办出了特色,扩大了在国内外的影响,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截至1990年,文科版《学报》已出版44期, 国内订户约3000家,国外订户约100家,遍及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理科版《学报》已出版38期,国内订户约300家。 据当年不完全统计,《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为国内有关刊物全文或摘要转载的,文科版约达60%,理科版约达30%,其中10多篇化学应用性论文全部被国外刊物转载。《学报文摘》至1991年已出版41期,国内外发行量约7000 册。该刊已成为我国高密度学术信息的载体,是专家学者与其他读者了解学术研究现状与动态的窗口,它与《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等一样受到学术界重视,一些学术课题专门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学报文摘》编辑部已收藏文科学报450余种,近3万册,为全国文科学报的资料中心。此外,1987年,又增加了由学校主办、教育管理系编辑出版的《中小学教育与管理》,以贯彻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宣传教育体制改革,探索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总结中小学教育管理经验,促进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民族化。
三、科技开发与校办产业稳步发展
科技开发是贯彻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针的产物,是体现高等学校出人才、出成果、为经济建设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汇集点。科技开发与校办产业的收益,又是补充办学经费不足和适当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待迂的重要来源。
我校1984年前的科技开发工作,尚属筹备与起步阶段。为了加强此项工作,1985年成立科技服务处,下设人才培训部和科技开发部学校更名为上海师大的前后至1986年期间,科技开发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各项工作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秩序。尤其是人才培训服务,即利用师资与办学条件方面的潜力,在完成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计划指标外,接受各地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委托培养师资与其他专业人才的任务,其招生规模有明显的扩展,并通过人才培训渠道,同全国10多个省市建立了横向联系。同时,利用各地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积极参与技术交易活动,及时将科技成果进行转让和推广。这期间,先后与武汉、深圳、西宁、无锡、辽源等地签订了142项技术转让合同。其中“蘑菇菌种制作新工艺”推广到全国许多地区;“单硬脂酸甘油脂生产新工艺”技术转让给黑龙江省有关企业后,曾被列为该省“七五”星火计划项目。在技术服务方面,不仅为乡镇企业提供服务,还发展了同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接受广东、广西、浙江、黑龙江、大庆等地有关部门的委托,就当地地方或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等课题进行研究与服务。据统计,这个时期共为各地培养人才8600多人次,还在金山、无锡、珠海等地建立教学基地,举办两年以上长期班6 个、短期班100多个,人才培训收入440余万元,占开发创收总额的74%。开展科技转让、咨询服务69项,研制科技产品192 项,分析测试48项,完成软件制作47项,收入150余万元,占26%。
1987年至1991年期间,科技开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87年成立科技服务总公司,1989年经清理整顿和重新登记后改名为科技开发总公司。这时期,随着科技为经济建设、为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应用开发类科研项目的比重渐趋扩大,从“七五”初期的应用开发项目仅26项,发展到“八五”初期的116项,科技成果逐步向产品化、商品化倾斜。这时期,除继续扩大对计划外师资和各类人才的培养(1988年起此项工作划归教务处管理)外,科技开发的形式主要有:(1) 组织挖掘学校师资与科技力量,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又称“四技”服务)以及1988年以后着重与有关单位协同攻关或协作消化引进项目等;(2)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业。如抗癌新药“云芝糖肽”(PSP)、“FSR——心肺复苏模拟人”等科技成果转向产业后,形成一定规模,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3) 承接各类工程。如环保技术人员承接的多项污水治理工程、物理系承接的抚顺洗涤剂化学厂的“FDC 储运管理微机系统”、化学系承接的年产3000吨硬脂酸的化工工程,体育系承接的校外体育场地设施工程;(4) 建立生产经营联合体。如化学系以技术投资形式,同上海麦淇淋厂建立联营厂;(5) 承接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如电致发光研究室承接国防科委7201基地委托研究的“多色大屏幕模拟状态显示板”等。据统计,这个时期共为各地培养委培生4345人、培养进修生129人,人才培训收入2238 万元。与有关单位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0份,合同成交额1216.72万元,完成各类项目40多项。在1990年的技术合同登记中,我校的技术交易额名列上海地方高校第一,在全市50多所高校中名列第六。
校办产业在1984年前仅剩“校办厂”(金工厂)、化工厂两家。1985年底和1986年,又先后建立食品厂和印刷厂。为加强对校办工厂的领导,1984年成立生产处,1991年撤销生产处成立企业管理办公室。这个时期,校办工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金工厂先后设有钳工、铣工、车工等生产组、字模车间和汽车修理部,主要产品有兽用金属连续注射器、教学投影仪以及新开发的钥匙开牙机、人造奶油机、高温焊枪、西文字模、调压变压器、化工实验装置等12种产品。其中兽用金属连续注射器1983年获国家经委新产品奖后,销往全国各地,深受用户欢迎,仅此一项1980至1990年间销售额达516万元;人造奶油机1986年获市经委优秀新产品奖。1991年,该厂年产值136万元, 利润23万元。化工厂设焦磷酸钾、氧化镁两个车间,除继续生产焦磷酸钾外,开发了氧化镁、四甲基氢氧化铵、国际型焦糖、大豆发泡剂、醋酸纤维素等新产品。其中焦磷酸钾与氧化镁销往全国各地。1980 至1990年总产值477万元,创利87.7万元。1991年产值190万元,利润28万元。 食品厂以日产数百斤糕点起步,几年间产品增加近10倍,生产中西糕点50余种,年产值从1987年的4800元上升到1990 年的5.09万元。1991年产值71万元,利润26万元。印刷厂主要承接书刊册集的印刷业务,设有胶印、零印、装订、制版及繁体字等5个车间。1990年11月由市新闻出版局核准发证为“书刊印刷省级定点企业”(全市44家之一)。1991年首届全国高校印刷厂产品质量评比会上,该厂印刷的《爱新觉罗·溥仪》(画册)、《电子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获证 一览》获一等奖,并多次获市委宣传部表扬。1991年产值258万元,利润88万元。
除校办厂外,近年来还先后成立了一批公司,它们是:1985年成立的综合服务公司、1988年成立的科技开发总公司和高校仪器设备公司、1989年成立的百奥奇科技实业公司。其中综合服务公司主要经营百货、服装、家用电器贸易,1991年产值103万元,利润5万元。 科技开发总公司主要经营“四技”业务,1991年产值380.90元,利润153.27万元。高校仪器设备公司主要经营仪器仪表、电子计算机、教学仪器贸易,1991年产值855.48万元,利润25万元。百奥奇科技实业公司主要经营全身及半身心肺复苏模拟人等产品,1991年产值121.55万元,利润31.8万元。此外,1987年还成立校办厂经营部,后划归数学系。
四、国内外协作与交往的渐趋扩大
在加大学校各项改革力度的要求下,贯彻“三个面向”的办学方针,汲取改革经验,加强办学方面的国内外协作交流显得十分重要,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在国内兄弟院校的校际协作方面,我校先后参加了3 个校际协作组织,它们是:(1) 由北京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及我校组成的“京津沪三市4校协作会议”;(2) 由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及我校等9校组成的 “东南地区省(市)属师范大学校长协作会议”;(3) 由山西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贵州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大学、湖北大学、苏州大学、郑州大学、深圳大学、汕头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杭州大学及我校等33校组成的“全国地方综合大学协作会议”。
京津沪4校协作会议于 1984年12月在天津大学举行首次会议,各校校长等参加。会议围绕师范院校改革、办学方向和学校各方面工作进行交流研讨,并签订了互派教师讲学、进修,互相委培研究生与接受硕士、博士学位申请等协作项目。此后,每年轮流在一所学校召开一次会议。1988年第五次会议扩大为各校党政领导参加。1986年和1989年的第三次和第六次会议在我校举行,分别就师范院校的体制改革以及在试行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党委如何实行保证监督问题和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进行研讨。
东南地区省(市)属师范大学校长协作会议于 1986年1月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首次会议。会议达成了关于学术交流、科研协作、委培研究生与师资、编写教材等12项协议。协作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分别在每年5月和10月举行。 1987年的第三次和1990年的第十次会议在我校举行。其中第十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师范大学如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会议期间部分学校的音乐系师生进行了交流演出。
以上两个协作会议,除校级领导定期开会外,各校的教学、科研、人事、外事、电教、总务以及部分系科间也相应开展了一些对口交流与协作。
全国地方综合大学协作会议于1988年11月在云南大学举行首次会议,各校党政领导等参加。会议就领导体制改革、实行任务经费包干合同制办学以及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专业调整与改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交流。会议通过了协作会议章程、主办《协作通讯》和确定每年举行一次协作会议等事项。至1991年共召开了3次协作会议。
在国际协作方面,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落实,继1984年前已同美中科技资源中心 (APRC)、美国的桑格芒州立大学和日本的大阪府立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后,1985年以来,又先后同美国的加州大学北岭分校、纽约大学、印第安那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东南密苏里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波尔大学、日本的大阪市立大学、龙谷大学、大阪日中友协附属中国语学院、樱美林大学、大东文化大学、昭和女子大学、横宾市立大学、澳大利亚的南昆士兰大学及英国的英国文化委员会、上海—南昆士兰友好城市交流项目等院校与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协作关系主要有 6种形式, 即:(1) 互派教师讲学或考察访问。(2) 由对方提供奖学金,我校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3) 国外大学派遣长、短期留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等课程。(4) 定期交换教材、学术刊物与学术资料。(5) 合作开展科研。(6) 合作办班。
1985至1991年期间,我校先后邀请了一批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讲学,计有长期(一年以上)专家40人,短期专家102人。长期专家如美籍教师福斯特与夫人1980年起三次应邀来校任教,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抗日战争期间曾两次赴抗日前线慰问八路军将士,来校工作后竞竞业业, 1985年教师节被评为我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短期讲学的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主任贝聿渠教授来校作微波方面专题报告,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主席哈立斯来校传播开发地理学科信息资源和文献工作经验,美国费城摩尔艺术学院院长爱德华·麦克基尔博士来校作美术教育的专题报告等。
为了加强与外国专家学者的长期合作与交流,从1987年起,先后向一批专家学者授予我校高级技术称号。至1991年,共授予名誉教授2名、顾问教授8名、顾问副教授与客席副教授各1名。这些专家在学术上具有突出的成就,接受我校授予的职称后,经常与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及提供有关专业的最新信息与资料,关心我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我校也积极选派教学、科研与领导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讲学与考察活动,藉以了解世界,吸取国外教学、科研与办学的新知识、新经验。据统计,近10年来,有37人次分赴10 来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活动,与国际同行进行广泛交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地理、哲学、文学、心理学等许多领域;有25人次应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邀请,出国合作搞科研;有75人次出国考察访问;有42人次出国讲学,其中八十年代前期主要派往日本,讲学内容主要是汉语、中国史与中国文学,八十年代后期逐步扩大到美、英、澳大利亚及港澳地区,讲学内容也扩大到数学、物理、地理、心理学课程。
此外,为了加强学校与国(境)内外校友的联系及校友之间的联系,共同办好上海师范大学,促进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988年10月成立上海师范大学校友会。陈云涛任名誉会长,顾翔任会长。1988年10月以来,先后召开过多次常务理事会、理事会议,就完善组织系统(建立分会、设立学科联络组)、加强联谊活动、支持母校建设、帮助校友提高业务水平、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开展工作。至1991年,已建立17个分会。校友会还不定期编撰出版《校友通讯》,以介绍母校情况和交流校友之间的信息。
五、基建及教育、通讯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为适应教学、科研的发展及师生生活的需要,基本建设速度较快。1985至1991年间,增建各类用房20余幢,其中教学用房主要有1987年建成的第四教学大楼,面积为5208平方米;1990年建成的第五教学大楼(地理楼),面积为4080平方米;第三教学大楼(文史楼)原为3层建筑,1986 年加为4层 (局部为5层),增加面积1616平方米;1991年 建成电化教学中心楼,面积为1400平方米。科研用房主要有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配套款于1989年建成的实验中心楼和计算中心楼,面积分别为4436平方米和2561平方米;1989年建成的科技演讲厅,面积为693平方米。1986年新建图书馆,面积为7356平方米。生活用房主要有1985年建成的东部学生食堂,面积为2000平方米;这个时期新建成的东部第六至第八学生宿舍,总面积为8005平方米;西部第五、六学生宿舍由3层增加为4层,增加总面积1177平方米;西部教工家属宿舍增加10幢,总面积17648平方米。 还有学校自筹资金建造的专家楼(含留学生宿舍)、文苑楼、服务楼、生物系科研楼、伙食科办公楼、东部浴室和体操房等。此外,面积为2700多平方米的西部室内田径场建筑工程,已于1990年底破土动工。为了兴建第四教学大楼、教工与学生宿舍以及西部室内田径场,1986至 1987年间,学校东、西部新征土地46.077亩。
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自1986年新馆落成后,现有馆舍总面积达 11324平方米。馆内设教师参考室2个、教师阅览室1个、学生参考室2个、期刊阅览室3个,还辟有文献检索室、视听室、缩微复制阅览室等。藏书量有了进一步增加,至1991年底已达170万册,文理科专业图书种类齐全,可基本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并在藏书体系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收藏地方志1500多种,古代典籍1500多种,善本、珍本800多种, 各类目录索引2000 多种及现代知名作家著译与我国中小学教材、参考资料等。该馆新建的参考咨询部、技术部与情报服务部,为读者提供情报检索咨询服务,还为部分系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
这期间,各系、所、中心的资料室也有新发展。至1991年,全校有资料室18个,总面积 2270平方米,藏书267000册,订有中外文期刊3400余种,在各系、所、室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验室建设有了新的规模和水平。八十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本市经济建设和中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校陆续建立了一些新专业,与此相适应新建了一些实验室。同时,按上级有关规定,依照实验室建设标准,对新老实验室进行调整和重新规范,加强实验技术管理队伍建设与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实验室功能与水平。至1991年末,全校拥有实验室46个,实验用房面积10736平方米,其中教学型实验室(教学为主,兼搞科研)26个,研究型实验室(科研为主,兼搞教学)5个,服务型(服务为主,兼搞教学科研)15个。同时,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逐步改善实验条件。据统计,1978至1991年间,不含世界银行贷款,平均每年仪器设备投资170余万元。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接受世界银行教育贷款210万美元,按规定其中90%用于购买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经过两次招标,共引进较先进的仪器备77个品目计742台(件)。 至1991年底,全校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7350台(件),总值3293.63万元,比 “文革” 前增长17倍。其中单价在2万元以上的有221台 (件),价值1577万元。尤其是充实了一批先进装备,使我校实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至1991年底,已开设实验课程116门;按教学大纲要求,基础课实验的开出率已达到112%,并更新了一批老实验项目,开出了一批新实验项目。新设专业如计算机教育、电化教育,在尚无统一教学大纲的情况下,也自拟大纲并开出了一批实验项目。
电话通讯设施的改善。1989年以前学校使用的是200门人工接转电话,设施陈旧,经常发生故障,给通讯联系带来许多不便。1987年8月起铺设电缆,安装新机房,历时两年,耗资90万元,于 1989年4月建成并正式启用较先进的906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容量为800门,规划容量2000门。从此,结束了我校打内线电话需人工接转的历史,大大方便了业务通话。
各类用房的增建,实验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建设、管理与服务以及通讯设施的进步,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附属学校的兴办与发展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利用师资条件方面的优势为基础教育服务,同时又为教育科学研究和毕业生教育实习提供固定基地,1985至1991年期间,我校除原有附属中学、教工子弟中学和附属小学外,又先后兴办了第二附属中学和上海市实验学校。
上海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成立于1985年6月,地处金山石化新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石化总厂厂长顾传训与我校朱鸿鹗校长于1985年6月签订联合办校合同, 确定由我校负责办学全面工作与教学业务,该厂负责基建、经费、思政工作与后勤保障。同年6月14日举行挂牌仪式,宣布二附中成立;9月正式开学。与此同时,择址建造新校舍。
1989年底,座落于石化城海棠新村东首的新校舍建筑群落成后,1990年初学校迁入新址。校舍占地70亩, 建筑面积21778平方米。教学用房与设备条件之优越,可谓本市中等学校的佼佼者。 1990年6月,举行新校舍落成典礼,副市长顾传训、市教育局、
我校及石化总厂等有关单位领导参加庆典。王基铭厂长与王邦佐校长为落成典礼仪式剪彩。
集高校智力与特大型企业财力为一体的二附中,在教育经费比较充裕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进修、交流渠道,吸收我校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还聘请高校与重点中学退休的高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这种办学模式受到社会重视,《文汇报》曾在头版头条作了报导。
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多次被评为石化地区“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和“唯一无犯罪记录的教育单位”。在教学上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提高”是二附中的显著特色。这是根据石化地区招生面窄、生源质量层次多、差距大的情况采取的方针。学校提出“让尖子冒得出,大部提得高,差生不落伍”的指导原则办学。该校历年平均设初、高中班级24-25个。1990年在校学生1060 人。几年来,教育质量迅速提高,成为石化地区的第一流中学。该校重视体育,1987年、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体育先进学校”。
1991年5月,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去二附中视察 ,并充分肯定了综合大型企业与高等学校优势联合办学的形式、良好的办学条件以及该校所取得的成绩。
上海市实验学校成立于1986年9月,地处徐汇区田林13村。 该校前身系我校教科所接受市教卫办委托进行的科研项目——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而先后举办的3个 “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班”。1986年前,实验班寄设在徐汇区中、小学内。1985年春,市政府同意将原拟建田林路二小的校址改建实验学校。
1986年6月教学大楼建成后即于当年开始招收田林地区儿童入学。1987年5月10日举行学校落成庆典,市长江泽民及谢丽娟、陈铁迪、舒文、王生洪、袁采与市外办、侨办、我校等领导参加典礼。资助学校建设、年届90岁的爱国华侨林三渔和谢丽娟、舒文为学校落成剪彩。
学校占地面积9.5亩, 建筑面积为4433平方米,设施较为现代化。学校实行中小学10年一贯制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早期开发儿童少年的智慧潜力,使智力水平中上的常态儿童获得比较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作为改革实验的主题。这项实验是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普通教育整体改革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通过课程、教材、教法与教学管理的全面改革实验,为200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我校组成了由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三结合”的实验教育队伍,由教育科学研究所具体负责对实验教学与科研的指导。
学校通过建立和实践教育实验新体系取得成效。新体系的特点有:建立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10年一贯制的统筹安排与弹性管理(如允许完成学业的学生随时毕业),采用组块结构设置课程,自编教材并优化组合教材结构,构建整体性大德育系统,实行因材施教与发展个性特长,把教学指导的重点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以 及确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等。
该校在国内外获得较高声誉,主要因能按照和实现教育目标,早期、充分、合理地开发儿童少年智慧潜力,使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学校同龄学生。由于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身体形态、素质、机能均超过上海和全国中小学生的平均值。通过整体改革实验,以10年一贯制完成中小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优秀的中学毕业生。
1978年入学的第一轮实验班有3名13-14岁学生, 读完7年级后于1985年夏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少年班;另16名学生读完8年级后分别考入华东师大、中医学院、上海工学院等校,仅1名学生录取在大专。
在进行第一轮实验教育时,1982年和1984年续招了第二、三轮实验班。1986年建校后,每年招收1、2个班学生。至1990年,在校学生有7个年级、9个班,共292人。 建校后,为了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组块,学制由8年改为10年。
除两所新办中等学校外,这个时期我校附属中学及教工子弟中学都有发展。附属中学随我校改名为上海师大亦改名为师大附中。该校在“加强基础,办出特色”的教改指导思想下,提出“一体两翼,优化素质”的办学模式,即以五育为主体,科研、美育为特色。在“丰体”方面,以改革教学入手,进行以“引导发现法”为核心的广泛的改革实验。1991年被命名为“上海市课程教材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并在附中举办了向全市开放的观摩活动。该校的外语教学实验,经国家教委抽样测评后,被评为“全国中学英语教学成绩突出学校” (全国共5所)。由于教学质量稳步、大幅提高,近几年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初中毕业生考入重点高中的达80%,高中毕业生考入高校的达 98%,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关于科研特色,除历年报送徐汇区的教师教育科研论文数均超过限额,获奖数约占全区25%左右外,以学生为主体的“两小一高”活动搞得火热,小研究、小论文活动把70%的学生组织到37个学科小组和科技小组中去,3年间写出小论文4000多篇。参加本市或全国青少年科学讨论会每届平均有5篇以上论文入选。天文获全国一等奖,物理获两个全国二等奖。1986年全市科学讨论会4个一等奖该校获3个。作文比赛获华东六省一市一等奖,10城市赛一等奖。1988年底举行14城市90万学生参加的听、说、读、写比赛,获两个一等奖,一学生获特等奖第一名。……同时,该校还注重高科技普及,以漕河径开发区高科技厂、所为依托,开设高科技现场课。在校内建立高科技普及实验室和宇光天文台,进行高科技普及实验和天文观察与基础普及等。
关于美育特色,该校有起步早、位置正、立意新、项目全、成果多、影响大的特点。美育活动列入课表,作为必修内容,实行7个年级一贯制,开设14门美育课程, 并被指定为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主办或参与主办全国普教美育研讨会及校长美育讲习班。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美育论文50余篇,著作10余本,自编《美育常识》已列为本市中学选修课教材,并承担国家《教育大辞典》美育条目的撰写。1989年,我校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建立的美育研究室设在附中。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拓宽办学模式,该校除全面实施课程教材整体改革试验外,还于 1989年秋办起了大学外语系预科班。1991年全校初、高中有24个班级,在校学生971人。
教工子弟中学自1984年成为完全中学后,当年起初、高中同时招生。该校由于教学用房困难, 1987至1991年间,在大学部第三教学大楼底楼先后3次增辟教室上课。 该校解决了考不上重点中学的教工子弟就近入学问题。全校教师发扬“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精神,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做出成绩。在教学上他们增强教改观念,经常研讨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克服了因生源程度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几年来,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各门学科合格率达 100%,各门学科的平均分在徐汇区几十所普通中学中名列前茅;高中招生进分线按徐汇区最低分标准录取,学生基础较差,但教师注意情感教育,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使高中绝大部分学科在会考中合格率达到100%。
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注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按年龄特征开展思想教育,并注意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教育,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探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该校还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成立校、组两级科研机构,坚持教学、教改研究,规定教师每年必须结合教学与科研撰写论文。截至1990年,先后有98篇论文刊登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学校还汇编了5期(册) 《上海师范大学教工子弟中学论文集》,举办两期“科研成果专栏”和参加徐汇区科研成果展览会。1989年,该校被评为“区科研先进集体”。1990年,全校初、高中有10个班级,在校学生385人。
第四节 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1984年,学校步入了“而立”之年。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磨难的上海师范学院,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经过短短6年时间的恢复与发展,开始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全院已设有12个系、14个专业、6个公共教研室、 2个研究所和9个研究室(组)。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办学的层次和规格也日趋多样化。有25个学科专业先后招收研究生,其中11个学科专业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本科各专业自1982年起全部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部分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还成立夜大学及举办各种形式的进修班、大专班和短训班。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对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除邀请外籍专家讲学和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外,恢复接受来校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师资队伍既有数量上的增加,又有质量上的提高。 教师人数从复校初的782人增加到1086人,其中正、副教授120人,讲师576人。全院师生员工总人数达8400余人,成为建国以来上海地方创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
一、更改校名前后
遵照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基础人才的需要,开创办学新局面,扩大对外交流,学校先后于1984年7月6日和8月1日,分别呈文上海市教育局和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申请将上海师范学院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并请转呈上海市人民政府审批。
1984年10月16日,我校双喜临门:30周年校庆,市政府宣布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
校庆大会在东部礼堂举行。参加大会的来宾有副市长刘振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95岁高龄的老教育家吴若安以及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市高教局、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市社联、市学联、兄弟院校、区(县)委、区(县)教育局、教育学院和部分中等学校的领导、历届校友代表以及在我校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夫人。党委副书记刘金鼎致词,院长朱鸿鹗作上海师范学院30年的回顾和展望的报告,刘振元、王元化、毛经权、姚庄行、张德龙等领导同志先后讲话与祝贺。
当市教卫办主任毛经权宣布市政府批准学校改名的喜讯时,全校上下无不为之兴高彩烈。
当天上午,在学校西部校门口举行了隆重热烈的更换校牌仪式,刘振元副市长为仪式剪采。随后,新闻媒介对我校校庆与改名纷纷作了报导。
同年12月,市教育卫生办公室发出“关于对上海师范大学等校行政隶属关系调正的通知”指出,为理顺关系和加强领导,决定我校今后的办学规模、发展方向、专业设置、中长期计划及招生、分配等由高教局、教育局共同商定。有关学校的基建、财务、教学、科研、科技服务、研究生培养、外事、人事、学生思想教育、后勤与卫生工作等由高教局负责;学生的实习学校、有关中等教育信息等由教育局负责。根据通知精神,从1985年起,学校逐步划归市高教局主管。
学校的更名,标志着我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将为社会承担更为繁重的任务。
至1991年末,全校教职工计2455人, 其中专任教师948人,其中正、副教授359人,其他正、副高职65人。 学生7016人,其中研究生110人,本科生3822人,专科生1974人, 夜大学学生1090人,外国留学生(长期班)20人。
二、机构的调整与充实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先后调整、增设了若干机构与专业。教学方面,原有中文、历史、政治教育 (1989年改名政治法律系) 、外语、艺术、教育管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地理等12个系,1985年新设计算机科学系,1987年艺术系分化为音乐系和美术系;原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教育、英语、教育管理、音乐、美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体育、中国古典文献学等14个专业,1985至1988年间先后增设了计算机科学、无线电物理学和电化教育专业, 使4年制本科达到17个专业。公共教研机构原有教育学心理学、马列主义、公共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德育等6个教研室,1986至1990年间新建军事教研室、公共艺术教研室,原马列主义教研室改为马列主义理论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室脱离外语系成立大学外语教学部,撤销德育教研室改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至此共有8个公共教研机构。 科学研究方面,原有古籍整理研究所和教育科学研究所,1985年成立文学研究所,1989年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1991年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行政方面,1985至1991年间,先后增设设备处 (后改为实验室管理处) 、科技服务处、基建办公室(后改为基建处)、财务处、研究生办公室、学生处、成人教育处、师资办公室、档案馆、审计室、监察室、党史校史办公室及节能办公室,保卫部改为保卫处,外事办公室改为国际交流处等。为加强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党委系统于1986年成立老干部办公室,行政方面于1987年成立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此外,还建立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1987至1988年间又建立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出版印刷中心等6个教学科研实验基地与联合体。 还有上海市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它是受高教局委托在我校设立的。
三、校级领导人员的更迭
师大时期的党政领导成员,由于年龄到线或上级机关调动等原因,更迭情况较历史上其他时期频繁。上海师大成立时,党政班子由原上海师院的领导同志继任,即党委副书记刘金鼎(主持党委工作)、卞祥椿、徐宜尔;校长朱鸿鹗,副校长顾翔、陈祥元、林仲和。
此后,党委方面,1985年底刘金鼎离休。1986年2月,市委任命刘克任党委书记。4月,徐宜尔调离本校。1987年2月,提任皮耐安为党委副书记。 1987年6月学校第三届党代会,选举刘克、皮耐安为党委正、副书记。1990年2月,刘克调离本校,市委决定皮耐安接任党委书记。3月,提任林樟杰为党委副书记。同年12月学校第四届党代会,选举皮耐安、林樟杰为党委正、副书记。1991年3月市委任命徐千荣为党委副书记。
行政方面,1986年10月朱鸿鹗离任,市政府任命王邦佐为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1987年5月,陈祥元调离本校。1988年6月,提任张德永为副校长。7月,市政府任命王邦佐为校长。1990年4月,增补林樟杰为副校长。10月,林仲和退休,提任吴祥兴为副校长。1991年底,顾翔年龄到线,提任陆耕丰为副校长。
至1991年底,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是:党委书记皮耐安,副书记徐千荣、林樟杰;校长王邦佐,副校长张德永、林樟杰、吴祥兴、陆耕丰。
此外,因工作需要,学校曾设立校长助理岗位。 从1986年4月起,先后有皮耐安、张民生、张德永、林樟杰、李培栋、刘志钢等6位同志担任过校长助理。1990年3月,学校决定改设“三长” 岗位,任命方宏烈为秘书长,李培栋为教务长,刘志钢为总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