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介

发布日期: 2023-09-27  作者:    浏览次数: 10  

  长三角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和综合治理的长期动态观测是实现我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保障。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2110月正式被科技部批准建立,依托单位为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本站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上海师范大学在环境、地理、生态、生物等领域多学科优势,立足于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前沿,面向江南水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多样化的内陆湿地生态系统,遵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研究、示范和服务的科学定位,建立“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系统,为研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环境变化提供时序数据,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建立长三角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实践基地、生态数据集成中心、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和环境生态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开放共享与服务、知识传播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示范区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野外站揭牌成立

  野外站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观测与多源数据同化

  利用空天地一体化的多源遥感监测手段,系统研究对地观测传感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多平台观测系统事件感知与协同观测机理、对地观测传感网数据同化与信息耦合、对地观测传感网聚焦服务模型等关键科学问题。基于生态环境因子在时空分辨率和获取方式上的差异,研究统一时空基准下满足点线面、多时空尺度、多分辨率覆盖的高精度可靠的空天地一体化立体观测体系,获取长期、动态、实时的湿地生态系统“水---生”关键要素数据。同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融合多源遥感观测数据,并将模式模拟结果同化观测数据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分辨率与精度,服务长三角地区碳收支监测体系优化和碳中和路径设计。

2.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观测

  观测区域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动态演替过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互作过程和关系,阐明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研究区域生态系统碳排放特征、陆气碳交换途径和水热转化途径,掌握碳、氮、磷等关键元素在生态系统多要素间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土壤微生物生态调控机制。进行土壤、微生物、植物等关键生态要素的长期动态观测,探究人类活动干扰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碳库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阐明土壤碳循环的有机-无机和生物-非生物耦合调控机制。基于区域生态系统退化机制与碳损失途径,研发湿地生态恢复与绿色碳稳定技术。研究工作可为城市化影响下长三角湿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长三角区域复合生态系统演变监测及调控对策

  评估长三角区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服务的动态变化,阐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区域典型生态系统演变特征及规律。量化长时间序列下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跟踪调查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生产消费和可持续生计状况,宏观和微观方面综合阐明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系统分析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变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解析人与自然系统耦合与关联机制。以联合国SDGs体系为指导,基于多目标发展情景模拟,提出促进区域复合生态系统人地耦合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方案和调控对策。

野外站观测样地和设备

  本站研究人员50人,在站固定研究人员34人,站外研究人员16人。其中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22人,中级职称17人。目前,在站固定人员在研科研项目20项,总经费1023.5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建站以来,通过湿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较为全面掌握了示范区水、土、气、生等生态要素的本底状况、空间分布规律和动态变化趋势,对揭示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关键过程、机理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学术贡献,可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系统综合观测体系构建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产生重要学术影响。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52062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