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强顶层谋划 学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布日期: 2019-05-22  作者:    浏览次数: 95  


编者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力争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学校于2017年5月发布了《上海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同年6月,学校与复旦大学等12所高校成功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试点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改革,开展挖掘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切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建设。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构建“中国系列”课程群。构建涵盖思政必修课程《闻道中国》、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中国与世界》、师范生教育特色课程《中国教育:教育家与民族复兴》等分层分类“中国系列”课程体系。建设10门高品质综合素养培养课程,优先支持已经获得校级通识教育课程立项建设或已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结合各专业特点,在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建设10门师范课程。优先支持已经获得市级精品课程或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建设的课程。

开展“课程思政”学院整体试点工作。结合各学院本科教学改革,整合学院党建资源,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优先在人文与传播学院开展整体试点工作。开展、设计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培养方案,设计“中国历史与国际比较”“国学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系列课程,统领学院各个专业课程的“供给”,以此形成从“单一课程”到“课程群”模式。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要求教师党员先试先行,通过精心遴选试点课程、开展师生集体备课,实现“五个全覆盖”,即教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场层次全覆盖,学院的12个本科专业全覆盖,必修选修通识课程全覆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全覆盖,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全覆盖,实现“组团式”的课程育人效果。

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成果。立项建设了20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国家教学名师卢家楣教授开设的《助你成功心理学》。立项建设了21门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国家级精品课程《比较文学》等。加强了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以数字化课程建设为切入点,设计并建设完成了19门数字课程,其中有14门课程已经顺利上线,学习人数已超过4万人次。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思政理论课疑难问题调研,制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指南的研究框架,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获得课程思政立项的子项目中,获得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有5门课程入选市级精品课程,18门课程入选市教委重点课程,1门课程入选市级优质在线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党员岗位建功为要求,以点带面分布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参与试点的教师实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层次全覆盖。编印《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案例集》,进行成果总结和典型推广。

学校秉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承担育人职责、每一门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每一个学校元素都要显现育人价值”的“三个一”要求落到实处。

  


(供稿、摄影:宣传部、教务处)


版权所有@上海师范大学

沪ICP备05052062
登录